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马家山红军烈士墓
马家山红军烈士墓
2023-08-03
马家山红军烈士墓位于宁化县安远乡马家村中心村东北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某部行军途经安远马家村,遭遇当地民团袭击,数名红军战士牺牲。1958年,当地村民将发掘的数具红军烈士遗骸移到该址掩埋,建简易烈士墓,为石混结构,坐东朝西,墓高约2米
潜口古塔
古塔
2023-07-31
塔,又称潜锥。建于明嘉靖23年(公元1544年)是一座富有徽州文化特色的古塔。潜塔座落水口要处,造型别具,四面八角,外七而内四层。全塔高约60米,底层直径10.4米,以上逐层按94%递减,到顶层直径7.2米,形成立锥体
门堂黄河风情
门堂黄河风情
2023-04-20
门堂黄河风情门堂黄河风情从年保至门堂公路40公里段,风光奇丽,沿途的黑河水有很大的落差,滔滔流向黄河。沿岸牛羊成群,膘肥体壮,如繁星点缀在草原上,五颜六色的帐蓬使得自然风景锦上添花。门堂黄河大桥横垮在清丽的黄河之上
鲜店红军标语
鲜店红军标语
2023-09-18
鲜店红军标语(县级)一九三三年中国工农红军进军来到蓬安创建革命根据地为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刻了许多石刻标语和印了很多油印宣传品。刻字清晰可见,犹如新刻,鲜店红军标语,鲜店红军标语简介,鲜店红军标语南充市蓬安县鲜店红军标语旅游指南
中国红军第四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
中国红军第四军黄洋界哨口营房旧址
2023-10-30
中国红军第四军黄洋界哨口营房原是一家客栈,于1923年夏倒塌,1928年夏红四军军委决定在原客栈基础上重新建造此屋做营房。发展历史由兵房建筑处主任李少坦负责施工,宁冈县第四区工农兵政府抽派民工建造。施工时,毛泽东、朱德等曾到这里视察
孟津黄河湿地
孟津黄河湿地
2023-10-27
孟津黄河湿地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境内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这里水禽云集、天鹅曼舞、鹤声阵阵,辽阔的黄河滩涂上,构成一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图画。1995年,孟津26公里黄河段,6206公顷的湿地被划定为省级水禽自然保护区,此后,在县林业局的辛勤工作下
威舍镇猪场红军村
威舍镇猪场红军
2023-09-25
威舍镇猪场红军村威舍镇猪场红军村位于威舍镇西南部,距威舍镇中心区3公里,兴威公路从村寨中心穿过,现有267户1074人。该村曾是红军长征西出贵州途经之地,在这里红军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在猪场村红军洞外,贺子珍同志为拯救已受伤的钟赤兵团长而光荣负伤
黄河三角洲动物园
黄河三角洲动物园
2023-08-20
黄河三角洲动物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设面积达1000亩,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园区于2012年开始试运营,并于2013年10月1日正式开园。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动物园主体部分和各类动物的饲养馆舍;而且主要建设游乐设施
潜口民宅
民宅
2024-01-11
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紫霞峰南麓。清代曾为汪沅家别业,名水香园,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毁于兵火。1984年起,将原散见于潜日、许村等地11座较典型又不宣就地保护的明代建筑,集中于此,组成明代村落,定名潜民宅
碛口古建筑群
古建筑群
2023-07-07
保存有七处基本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西湾村、碛、高家坪、自家山、垣上、寨子山、李家山。黑龙庙位于碛镇卧虎山,创建于明代,后清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修葺,主要建筑有正殿、戏台等,占地面积1219平方米
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
兰州黄河铁桥(中山桥)
2023-05-30
兰州黄河铁桥俗称中山铁桥、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黄河铁桥不仅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德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德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08-07
德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包含德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田家河(赣北苏区的心脏)、红军干部训练班、红军赣北游击队指挥部、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红军第五纵队九支队指挥部、红军广场、铁石山革命暴动旧址、杨超烈士墓等。
红军医院——廖家祠
红军医院——廖家祠
2023-06-10
红军医院——廖家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遂川红军医院搬来这里,与炎陵红色医院合并,改名为红军医院,先后有200多名红军官兵在这里养伤治病。该医院位于县城南的策源乡上洞村上弯组,当时红军医院共有医务人员16人,院长由罗金莲兼任
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被服厂遗址—红军洞
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被服厂遗址—红军
2023-08-11
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被服厂遗址—红军洞位于高安市,年代为19341937年。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碧口古镇
古镇
2023-03-10
千年古镇—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发掘响浪汉代墓群出土的铜器表明,两汉时期这里就有农牧活动。明清以来,碧至四川昭化的白龙江、嘉陵江两百里水道,成为水上丝绸之路,商船列队,搏击惊涛骇浪,号子声声震峡谷,纤夫肩上的纤绳勾通了甘、青与巴蜀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