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蚌埠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可以推荐的 十大必游景点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济美酱菜
2023-10-01
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一起称为江北四大酱园。进京腐乳是其传统产品之一。清道光年间,深得朝廷赏识,因此而得名。甜酱瓜是济美酱园的又一传统产品。1920年即出口日本,19
客家焖鹅
2023-07-20
客家焖鹅:客家人作为中华名族中独特的一支,许多风俗不仅保留了中原遗风,还发展出了自己的特点。食鹅肉进补就是其中之一,尤其在秋冬季节,客家人更是喜欢用鹅作为火锅的主料,称之为打鹅煲,在很多地方鹅肉更是作为客家人过年必吃的一道菜。客家人这么爱吃鹅,制作鹅肉料理当然
唐家湾糖环
2023-12-07
唐家湾糖环:糖环也是唐家人新春时节必吃的美食之一,是流传于广西、广东一带有名的传统特色小吃,用水磨糯米粉研制成的糖环,颜色金黄、香脆可口,是不少珠海人儿时的记忆。这种纯手工制作的食物,凝聚着代代人的朴素与辛勤,形似古时金钱结的糖环,不仅有着金银满屋的好意头,还
西吉马铃薯
2023-07-30
西吉马铃薯:特定品质西吉马铃薯产自六盘山西麓的黄土高原中心地带,这里工业欠发达,环境天然。因特殊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马铃薯个大、皮薄、肉嫩,品质优良。文化典故2003年,西吉就被列入宁夏十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04年2月,西吉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近年
马山红水河鱼
2023-11-22
马山红水河鱼:红水河油鱼素有水下人参的美誉。红水河油鱼体形修长而圆润,一般有手指般大小,细鳞银亮,鱼游过处,会留下星星点点的油花,跃到水面则似闪电流光,喜生长于红水河边的小沟小河中。红水河油鱼产量极少,为保证河流不受污染,红水河油鱼只许捉。这种鱼味道清香酥嫩,
麻花油茶
2023-12-25
麻花油茶:早点食品,长期以来人们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喝油茶必食麻花,吃麻花也少不了油茶;也有单吃麻花或单喝油茶的。街头饮食摊点都是麻花油茶兼有。制法:将面粉与精盐、五香粉拌匀。炒锅内放入牛油,用中火化开,待油温升至二成热,先将拌过调料的面粉放入油内,迅速
汉中醪糟
2023-12-24
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时也有做了吃的。特别在汉中坝子,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酒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
罗旦糌粑
2023-07-11
近年来,人们将青稞加工成白白的糌粑,走上了的致富之路。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西1民天天必吃
摊摊
2023-06-14
摊摊:摊摊摊摊是人们非常爱吃的食品之一,尤其适宜老人小孩食用。但由于它制作麻烦,费时费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食用,但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家家必做,户户皆吃。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之日,做摊摊俗称扯龙皮,意在驯服龙王,好让它在新的一年中服服贴贴为百姓服务,
山西糖醋鲤鱼
2023-06-13
山西糖醋鲤鱼:糖醋鲤鱼为山西的传统菜肴,是用正宗山西老陈醋、黄河天桥鲤鱼,烹制出的美味佳肴。黄河天桥鲤鱼嘴大鳞少,肉质脆嫩,味道纯正,鲜嫩肥美。《诗经》载:其岂食鱼,必河之鲤。说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黄河鲤鱼就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食了。柳宗元在《晋问》中云:
芒编
2023-11-24
芒编:芒编是利用十万大山出产的一种咖啡色芒箕藤的心,皮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具,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现生产有芒心提蓝、圆花篮、六角碟、六角蓝花瓶和果碟;香水架、茶托、坐垫等四十多中产品。芒箕凉席,是一种受欢迎的产品。夏天,人们睡到这种席,顿觉异常凉爽。不少游
扶余四粒红花生
2023-06-20
扶余四粒红花生:增盛是中国四粒红花生生产基地,由于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种植,使四粒红花生成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2000年荣获扶余县首届评展会特色产品奖。四粒红花生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E,钙,铁,锌,锶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人体必
姬堂暗柳甜橙
2023-11-19
姬堂暗柳甜橙:姬堂暗柳甜橙,是全国橙类十大良种之一,果呈鹅蛋形,肉脆幼嫩,无渣少核,汁多味清甜。
福泉魔芋
2023-07-09
福泉魔芋:福泉魔芋是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特产。魔芋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是一种上等的既饱口福、又治病健体的食品。福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温度14.7度,平均降水量10331220毫米,全年平均海拔
温岭嵌糕
2023-06-26
温岭嵌糕:温岭嵌糕是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的特色小吃。温岭的美食有很多,嵌糕算得上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了。没听说过别处有这种嵌糕,也没听说过有哪个温岭人不爱吃这种嵌糕。温岭嵌糕,也可以叫温岭夹糕,是温岭特有的汉族糕类小吃。(方言版本为:giegao)温岭城南习俗,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