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褒斜道陈仓古道栈道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二十三道沟
二十三
2023-05-22
二十三沟抗联二军六师二十三沟战斗遗址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我们摄影协会来到了二十三沟门口隅采风,这里有一条河,水色斑斓,碧绿如染,发源于龙岗山西南二公里六终点,全长46.7公里,流域面积68.4平方公里,由北向南汇入鸭绿江
黄桷古道
黄桷古道
2023-10-20
黄桷古道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北面,从上新街到黄桷垭。是一条被称为老君坡的古籍板古道,为当地一景。古道的下端起于两处,一是位于上新街前驱路的左侧,是一条顺坡蜿蜒的青石板铺垫的中大路,是重庆城连接龙门浩渡口的通道,也是通往川黔的主干道
芝林古道
芝林古道
2023-10-18
芝林古道,位于余姚大隐芝林村,地处四明山北麓。古道有的路段由石块铺筑而成,有的路段则是山间自然裸露的大块岩石形成。经历了岁月和雨水的长期冲刷,石块和岩石变得光滑、圆润。古道上原来有一个白岩禅寺,是南宋时期的,上世纪30年代被烧毁了,现在的寺院是新修的
芙蓉岭古道
芙蓉岭古道
2023-04-03
芙蓉岭古道起讫(途径)地点:起于大若岩镇龙垟村(大洲坑),止于岩头镇郑岙村。总长度:7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芙蓉岭古道,位于大小楠溪的中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古道始建于清朝,起于大若岩镇龙垟村(大洲坑),经芙蓉岭,至岩头镇郑岙村,东西走向,全长约7公里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
2023-02-24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
荔枝古道
荔枝古道
2023-09-20
荔枝古道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鲜荔枝,在涪州(今重庆涪陵)建妃子园,修整涪州至西安运输荔枝的驿道1000多公里。荔枝驿使把采摘的荔枝带叶密封于新砍的楠竹筒内,土法保鲜,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日夜兼程,快速传送至京城
半岭古道
半岭古道
2023-10-14
半岭古道位于安吉递铺镇石马村中的石马山,全长1800余米,村由石马桥得名,山以村而命名。石马山由大岭、小岭组成,夹于大岭、小岭之间的半岭古道是历史上安吉经高坞岭通往莫干山的主要陆路通道
湘粤古道南关街路段
湘粤古道南关街路段
2023-10-24
湘粤古道南关街路段地址:玉溪镇南关街时代:秦汉明类型:古遗址级别:省级概况:隋唐—民国时期古道上的繁华路段公布批次: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湘粤古道南关街路段,湘粤古道南关街路段简介,湘粤古道南关街路段郴州市宜章县湘粤古道南关街路段旅游指南
陶元岭古道
陶元岭古道
2023-03-14
陶元岭古道又名陶宴岭古道,地处绍兴县王坛镇与平水镇交界。古道上下有一千四百多级石阶,两米多宽。山中巨石嶙峋,古树参天,古道优雅僻静,岭顶有一处常年不枯的水源。南朝齐梁年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隐居于此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2023-04-03
上青古道自绍兴县王坛镇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是绍甘线未开通前王坛、平水居民到绍兴城区的要道。上青古道盛名久已,得名似乎来于其首尾两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坛也;传闻乃古时嵊州一带通往绍兴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称之为会稽古道,从青坛到上灶渡口为其中一段
冕宁苏州古道
冕宁苏州古道
2023-10-16
冕宁苏州古道年代:唐2012年,冕宁苏州古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曲补低的大石(大石上刻有藏文六字真言)边缘为基线,向东外延1000米,向南外延50米,向西外延1000米向,北外延80米
鸦山岭古道
鸦山岭古道
2023-07-31
鸦山岭古道是徽州历史上相互贸易的必经之道,也是战事通道。东向长15公里,西向长13公里,两道均用块石、石板砌筑,路面宽11.5米不等,基本上沿山溪沟壑行进。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这些线路均是历史上商业繁荣的最好见证
巴盐古道
巴盐古道
2023-04-12
巴盐古道起自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是古代巴盐销楚的重要通道之一。巴盐古道:(盐运大道)从唐宋开始,(之前无史料记载)逐步建成起于石柱西沱的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
古丝路南道
古丝路南
2023-05-31
《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出发,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关,经居卢,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原称北)《汉书·西域传》记述: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南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
昭山古蹬道
昭山古蹬
2023-06-12
昭山著名的古道——昭山古蹬,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道的建成是昭山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古道始建于盛世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在当时昭山商贾云集,富绅众多,而当时昭山香火鼎盛,前往昭山的游客、香客众多,上山极为不便,由湘潭宋氏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