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西安与大雁塔齐名的古塔始建于唐景龙年间又名荐福寺塔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丁土楼的“笨”西瓜
2023-09-13
丁土楼的笨西瓜:丁土楼的笨西瓜在双涧镇沿涡河的丁土楼一带,盛产一种大个西瓜,大的约有五十斤左右,人们叫它笨西瓜。笨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是甜沙瓤,细分起来,还有如下不同品种:第一种是三异瓜,白皮、红瓤、黑籽;第二种是柳叶青皮瓜或核桃皮瓜,黄瓤、红籽;第三种为三白
汤沟大曲
2023-08-24
汤沟大曲:汤沟大曲汤沟大曲起源于北宋年间,成名于明朝未年,据海州志记载,早在宋时,汤沟地区就有了酿酒作坊,鼎盛时达到13家。到了明朝未年,汤沟大曲经当时的滨海县殷福记商号运销日本和东南亚一带,汤沟酒开始为世人所瞩目。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7年),剧本《长生
缙云黄花菜
2023-06-26
缙云黄花菜:缙云黄花菜是浙江省丽水缙云的特产。黄花菜,又名金针,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缙云黄花菜栽培历史在600年以上,是我国传统的孝敬父母、馈赠亲友的礼品。缙云黄花菜产量居浙江省内第一,全国第二。据资料,在元代即已种植,清康熙年间已成为该县
丽江糍粑
2023-12-23
丽江糍粑:丽江糍粑是当地的风味主食,它薄如纸、层次多,所以又称千层饼,放置两三个月不会变质。吃的时候配以火腿、花椒、葱花、猪油等,有咸甜两种口味。正宗丽江糍粑店在关门口下行约五十米处,四方街附近的多是从别处批发而来的,价格略高且味道也欠缺一些。小贴士:在福龙小
嘹的太牌黄精茶
2023-12-25
嘹的太牌黄精茶:汉阴县农林牧有限责任公司(安康)
樟溪龙眼
2023-11-11
樟溪龙眼:樟溪种植的龙眼,品类繁多。以草铺、石硖、福眼等优稀名种为主,并已形成连片果林基地,分布在全镇各村庄,面积多达三千亩。一簇簇的绿色果园,尉为雅观。尤其是刘厝埔、龙光、锡坑、烈火、新民等管理区,更是产丰质优,品味独特。主要分水蜜和沙蜜两大类;水蜜型龙眼特
晏桐根的金钢脚
2023-10-21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开远甜藠头
2023-12-19
开远甜藠头:开远甜藠头是云南著名特产,系当地腌菜师王宝福在1914年首创,已有近80年的历史。开远甜藠头,颗粒整齐,金黄发亮,香气浓郁,肥嫩脆糯,鲜甜而微带酸辣,具有增食欲、开胃口、解油腻和醒酒的作用,是佐餐的佳品。有人作诗赞它:久食龙肝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藠头
承德荞面河漏
2023-12-10
承德荞面河漏:荞面河漏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北京抻面、山西刀削面齐名。荞面是承德地区特别是坝上的传统作物,用它作成的面食有特殊风味,滑润而又耐嚼。锅中把水烧沸,河漏钉子漏放在锅沿上,和好荞面填进钉子漏内,然后加压,荞面从漏底许多小眼0来落在锅中沸水里,熟后捞出
孟家扒蹄
2023-12-04
孟家扒蹄:孟家扒蹄是山东济南市的当地名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前期,起源于济南市五龙潭公园西南侧的文升园,与汇泉楼齐名。文升园的招牌菜是孟家扒蹄,也叫罐儿蹄,到了1981年,罐儿蹄经过挖掘创新,吸其精华,拂其糟粕,自成一家,逐渐发展成了孟家扒蹄。孟氏趴蹄有软
孟家扒蹄
2023-10-02
起源于济南市五龙潭公园西南侧的文升园,与汇泉楼齐名。文升园的招牌菜是就是孟家扒蹄也叫罐儿蹄。到了1981年,罐儿蹄经过挖掘创新,吸其精华,拂其糟粕,自成一家,逐渐发展成了孟家扒蹄。孟氏趴蹄有软
上海曹素功墨
2023-06-23
上海曹素功墨:徽墨与湖笔、宣纸、端砚齐名,为文房四宝中的珍品。徽墨发展到清代,质好量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制墨家。曹素功居四大家之首,故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曹素功墨庄生产的墨以质量装饰齐佳,挥写赏鉴咸宜
摩梭人的猪膘肉
2023-12-23
摩梭人的猪膘肉:摩梭人的猪膘肉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
广平八蒸
2023-06-13
广平八蒸:古赵之地,文明开化久远,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流传下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美食流传千古,享誉全国。广平八蒸便是其中之一。关于广平八蒸的起源在民间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唐天宝年间,青莲居士李白探望时任清漳县(广平县的前身)令的族侄李聿来到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
2023-10-20
黄莲中的精品鸡爪莲:质优名贵的利川黄莲。利川黄莲形似鸡爪,称鸡爪黄莲,又称南岸味莲是黄连中的名贵品种。这种黄连在利川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北京同仁堂即以利川黄莲为原料。1976年,利川被定为全国黄莲基地。目前,基地年留存面积4万亩,产量1400吨,质量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