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西家嘴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大庄苏家祠堂
大庄苏祠堂
2023-04-16
大庄苏祠堂:大庄苏祠堂,坐落于大庄镇大庄街正中,座向向东,背靠犀牛山,面临沙甸河。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94年),建筑完工时,有正厅房屋三间、厢房十二间、面房六间(含戏台)、耳房二十四间,三方是走马转角楼,正中大院心种金桂、银桂、柏枝、紫竹等
法兴寺遗址
法兴寺遗址
2023-11-11
法兴寺遗址位于梁山县梁山。年代为唐、宋、明。2006年12月7日,法兴寺遗址(包括莲台石刻、东鲁西竺禅师墓塔、问礼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狼叫屲遗址
狼叫屲遗址
2023-05-30
狼叫屲遗址位于武山县鸳鸯镇苟山村大沟南坡山塬上,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面积50万平方米。发现于1984年。遗存以旧石器时代为主,兼有新石器时代遗存。文化堆积达1米,距地表3米。断面暴露有坚硬的白粘土、红烧土等古人类文化遗迹
佛光寨遗址
佛光寨遗址
2023-03-23
佛光寨遗址以奇为观,奇山奇石奇洞奇景。位于三营朱营东山峡谷中。上至遗址之路,雨季为河(即三岔河),干季为略,最险为一女关一段,人只能从石缝中钻过。《徐霞客游记》中说:佛光寨者、浪穹东山之最高险处.东山北自观音山,一穹而为三营后山,再穹而为佛光寨
崇州陈家大院
崇州陈大院
2023-05-08
大院座落在崇州市元通镇永利桥头新街口,座东向西,占地1773.5平方米,现存清代建筑1471.5平方米,两进院落均为四合院布局,四周封火高墙,正院砖石结构牌坊式大门,单檐歇山顶,檐下仿斗拱,门柱阴刻对联,隶书端庄,联文为:楼起元龙容海客,家传鸣凤卜昌期
杨家溪景区
溪景区
2023-08-03
景点介绍杨溪位于霞浦县牙城镇境内。拥有纬度最北的古榕树群和江南最大的纯枫叶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株榕树王,它的树龄已有800多年,树干周长12.6米,冠幅直径51米,高30米,树干中空,有7个洞口
陈月基遗址(三二局遗址)
陈月基遗址(三二局遗址
2023-04-07
陈月基遗址(三二局遗址)位于江夏区湖泗街珠山村,时代为商周。1988年,陈月基遗址(三二局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家沟旅游度假区
沟旅游度假区
2023-02-23
沟旅游度假区位于阜新市细河区黄沟村内,依托松涛湖风景区,目前设有水上乐园、滑雪、温泉、农场、婚庆基地、拓展基地、丛林穿越、水乡小镇、五彩花田、垂钓广场等多个项目。地址辽宁阜新市细河区玉龙路北茅酒厂北走1000米(黄沟村内)
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
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新屋)
2023-09-10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新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新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新屋),龙山县革命委
闵岗遗址
闵岗遗址
2023-08-29
【闵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阳市桐柏县月河西3.5公里闵岗村北高阜处。仰韶至屈岭文化遗存。面积10万平方米。地表暴露大量遗物。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多磨制,器形有斧、铲、凿等。陶制工具有纺轮等
乔家院墓群
院墓群
2023-06-08
院墓群东周时期墓群,位于郧县五峰乡肖河村和东峰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曾经发掘,出土许多青铜器,其中不少具有铭文,另有较多陶器、玉器、骨器和石器等珍贵文物。该墓群对于研究汉水上游的历史文化、古麇国和古申国的历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青阳蔡氏家庙
青阳蔡氏
2023-06-06
青阳蔡氏庙位于梅岭街道五店市传统街区,年代为宋代,类别为古建筑。青阳蔡氏庙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重修,1988年由蔡氏华侨捐资依照清代晚期风格原址重建,砖木石结构,五开间两落,坐南朝北。石砌裙堵,镜面墙附有精美的石雕,建筑整体石雕、木雕精美
毛狗洞遗址
毛狗洞遗址
2023-04-26
毛狗洞遗址位于枣阳市梁集镇梁坡村南郑洼西100米,新石器时代、西周。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暴露出红烧土、灰坑。采集有石斧、铲、镰、锛、镞、刀和陶片
深圳荔枝世界(西丽果场)
深圳荔枝世界(西丽果场)
2023-06-02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果场(西丽果场)位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西丽湖畔,创建于1989年,面积3325亩。果场紧紧围绕生态水源和南山荔枝保护的中心任务开展建设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业已建成以荔枝、龙眼生产为主导,生态旅游齐发展的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天目山遗址
天目山遗址
2023-07-19
天目山遗址位于天目路,新建的姜堰博物馆在遗址的东南角,是天目山遗址博物馆和姜堰博物馆的结合。天目山遗址,位于姜堰城区北部,新通扬运河南侧,姜溱河东畔。遗址所在地地势较高,四面环水,形似一座小岛。据明万历《泰州志》载,天目山二井,形如双睛,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