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西山岩摩崖石刻 相关信息共 7500
港口铺摩崖石刻
港口铺摩崖石刻
2023-08-08
清江摩崖石刻,位于清江乡车下村西北6华里左右的港口铺独立岩下,岩前白沙绿水,四周空旷宁静,与船滩镇河潭村相望。独立岩为红色砂质岩,外貌扁平。岩前2米处,有一淤积而成的泥沙台地,为岩刻挡风抵水的天然屏障,是该岩刻历时700余年仍能大部分保持清楚的主要原因
回溪摩崖石刻
回溪摩崖石刻
2023-04-01
回溪摩崖石刻位于越溪吴山画眉泉。画眉泉为清代苏州名医徐灵胎晚年隐居地。画眉泉依北朝南,石壁上刻满题词,崖石上鲜苔丛生,点点清泉从石缝中滋出。泉池已经被乱石湮没,正上方有古画眉泉几个大字,落款是洄溪老人,系徐灵胎本人所写。字迹浑厚有力、洒脱豪放
柯岩造像及摩崖石刻
柯岩造像及摩崖石刻
2023-07-21
柯岩造像及摩崖石刻位于绍兴城西柯桥镇柯山南麓。隋唐时期石刻。《柯山小志》卷上载:石佛高五丈六尺,相传隋开皇间有石工发愿为此,未成而逝,以禅之子,子复禅孙,三世讫功。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四:柯山寺在县西三十里,晋永和年间敕建
巾峰山摩崖石刻
巾峰山摩崖石刻
2023-06-17
北宋连州巾峰山摩崖石刻位于连州市连州镇东郊巾峰山麓。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周濂溪游巾峰山题廉泉之源四字,高0.96米,宽4米。正书,字径0.75米。
西佛崖石刻
西佛崖石刻
2023-09-21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石刻位于贵州黎平县城西隅的西佛崖,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腾蛟墓地,历来为游览胜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湘军上校周曰痒率部进驻黎平,瞻仰何腾蛟墓。对何公民族气节高度赞颂,即题浩气常存四字,并具礼物,亲登黎平书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请代书
小歇石摩崖石刻
小歇石摩崖石刻
2023-06-22
小歇石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阴那山灵光寺山门外的粲花馆门前。石高约1.5米、宽约2.5米,石上凿刻李士淳题写的诗。
北沟摩崖石刻
北沟摩崖石刻
2023-11-02
沙峪乡北沟村摩崖石刻,位于怀柔(县城西北20公里)沙峪乡北沟村北山沟内北沟村与庄户村交界处,均为阴文,正书,共9处,分布在长约3公里的山沟内,由沟口往北依次刻1——警心慎辔,横刻,右首有竖刻的辛丑二小字;2——观澜(竖刻)二大字,其左有怀野二小字
燕子岩摩崖石刻
燕子岩摩崖石刻
2023-09-17
真静书岩又称燕子摩崖石刻,是武胜八景之一,位于武胜县真静乡书岩村,距武胜县城约25公里。武胜县真静乡书岩村临河环岩的书岩始建于南宋,长210米,高3至6米,有从唐至清的书法名家篆、隶、楷、行、草各体10余幅、大小字600余个,各种体自有风格,刻工精湛细腻
怡亭铭摩崖石刻
怡亭铭摩崖石刻
2023-06-07
鄂州市老城区小北门江边,矗立着一处巨崖,巨崖如小岛,上刻有被世人誉为三绝的怡亭铭,即怡亭铭摩崖石刻。该崖突兀江畔,旧名观音崖,因其形似猴状,人又称猴子石。它东望江心的龙蟠矶,西瞰西山脚下的钓鱼台,是鄂州城区沿江一带的三大奇石景观之一,论其名声和历史、艺术价值
两岭口摩崖石刻
两岭口摩崖石刻
2023-05-11
两岭口摩崖石刻在两岭口村东北阿牟院遗址,东侧的一块长4.5米、高2.5米的巨石上,雕刻石龛54个,佛像56尊,左侧刻有大定十一年(公元117年)岁次辛卯,是河北省首次发现的有具体纪年的金代石刻,为研究金代石刻艺术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标尺。
仙公山摩崖石刻
仙公山摩崖石刻
2023-06-06
仙公山摩崖石刻年代:宋~清座落地点: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仙公山简介:现存宋以来摩崖题刻十八方,有王十朋、朱熹、陈玉辉、张瑞图、陈大玠等人的题刻,其中以张瑞图《禅鸡塚碑》碑刻最为珍贵。是研究南方宋、明、清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隐仙洞摩崖石刻
隐仙洞摩崖石刻
2023-07-31
隐仙洞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马渡村紫山上,为石灰岩溶洞,面积约24m。洞座北朝南,下有徽水河流经,对面是辽阔的高溪滩。2012年入选第六批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燕喜山摩崖石刻
燕喜山摩崖石刻
2023-06-17
燕喜山摩崖石刻位于连州市连州镇风景名胜区燕喜山内。燕喜山因韩愈作《燕喜亭记》而得名。那里现存宋、明、清石刻17题,其中以宋的题刻最多,有向宗道、陆琮、金杰、李宗仪、张闻、谭粹、韩揭等人的题名,俱在熙宁、元丰间
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
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
2023-11-07
刘永福虎字摩崖石刻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白云山能仁寺牌坊右侧岩壁上,为不规则的横长方形摩崖石刻,右方刻一草书虎字,体长约两米,是个象形大字。上面两颗大眼睛,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上款书光绪二十四年重阳日,下款署刘永福书
枫树岗太平天国摩崖石刻
枫树岗太平天国摩崖石刻
2023-06-21
枫树岗太平天国摩崖石刻位于平远县中行镇仲石村以东,枫树岗石壁上。刻太平天国平天王左排七字,分3行竖书,中为太平天国,左为平天王,右为左排。石刻字迹书写平常,刻工粗糙,呈行书体,略有残缺,不像名家手笔,更不像是能工巧匠所作,长0.8米,每字约0.15×0.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