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觉山寺塔 相关信息共 7500
德清觉海寺
德清海寺
2023-10-15
海寺位于德清县新市镇中山街迎圣桥北堍。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名兴善寺;唐武宗时寺毁,大中五年(851)重建;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名。宋黄庭坚《海寺诗》: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段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阴西
大觉精舍
精舍
2023-09-24
精舍,俗称华家阁楼,坐落在贵阳市云岩区中支街道办事处辖区电台街,占地约15亩。精舍中心建筑为五层佛阁,高30余米,八角翘檐,八面开窗.层层上涌,高凌霄汉。阁前为庭院,左右楼房对称相配,前为藏经楼,曲栏四周,檐牙高啄,有回廊与左右厢楼房上下相通,气势宏伟
涞水龙严寺塔
涞水龙严寺塔
2023-03-22
涞水龙严寺塔(原名:镇江塔),公布年代为辽代,位于涞水县城北偏西11公里的中水东村西,清水河东岸,俗称水东塔。据传,古时此地清水河常有山洪直泻,淹没庄田,为遏其患,修塔镇之,这里围青翠,水度弯环、杨柳含烟、风景如画,因塔立其中,景色宜人
红安大圣寺塔
红安大圣寺塔
2023-06-09
大圣寺塔在红安县七里坪柳林河畔的双城旧址之上,故又名双城塔。据县志记载,元末红巾军天完政权太师邹普胜等曾驻此,塔亦为此时所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塔为砖砌,仿木结构,东西向,平面六角十三层,高近40米,由下而上逐层递减
内黄大兴寺塔
内黄大兴寺塔
2023-09-02
大兴寺塔位于内黄县城西南17.5公里处,因地属裴村,俗称裴村塔。该塔建在大兴寺遗址上,东南倚大沙岗,西傍鸬鹚坡(今称老塔坡),四周万亩森林环护,该塔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将近1400年的历史。经过多次地震和洪水冲击,仍巍然屹立
杞县大云寺塔
杞县大云寺塔
2023-08-27
大云寺塔俗称瓦岗塔,在县城南25公里瓦岗村东北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依宋初原塔旧迹补建而成,塔高21米,青砖迭砌,仿木结构,七级八角形,逐层内收,层层出檐。大云寺塔为七层平面八角形仿木结构,青砖叠砌,层层出檐,逐层内收,卯榫相扣,十分坚固
西安宝庆寺塔简介 西安宝庆寺塔游玩指南
西安宝庆寺塔简介 西安宝庆寺塔游玩指南
2024-07-06
西安宝庆寺塔对于不少游客来说确实是非常陌生,虽然这个建筑在西安市闹市区,但是鲜为人知,这可是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名胜古迹,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指南。
北京正觉寺
北京正
2023-03-20
寺位于北京圆明园绮春园西侧,建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是圆明园附属的一座佛寺。正寺与绮春园既有后门相通,而又独成格局,朝南单设山门,因独处绮春园墙外而成为圆明园唯一幸存保留至今的古建筑。寺内还保存有圆明三园唯一的古树群
八卦寺塔群
八卦寺塔
2023-11-05
八卦寺塔群位于富县张家湾乡八卦寺村北一里许的一平台地上,相传原有八塔,故称八卦寺。原寺院已毁,现存砖塔三座,从北向南为序,北塔现存九层,平面呈八边八角,残高9.7米。塔身每层以砖叠涩收檐,塔顶以砖叠涩收分,塔体实心
觉海寺
海寺
2023-07-21
海寺,此词为多义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北迎圣桥北堍。始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建成大唐兴善寺;与此同名的还有位于嘉兴市城斜西街西首,原名报忠寺。宋淳祐九年(1249)朝散大夫赵汝俳舍宅为观,十一年朝廷赐名报忠观
桦南圆觉寺
桦南圆
2023-07-16
寺原名三圣寺,起建于民国年间,历经战乱。鼎盛时期大约为1935年,为比丘道场。最盛的时期,据记载当时的庙会人山人海、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出家师傅20多人,香客信徒用大车送供养有很多,抗战时期,寺院受到战火损害,建筑物受损严重,抗联合日军经常交战
康济寺塔
康济寺塔
2023-10-09
康济寺塔建筑结构系平地而起密檐式空心砖塔,由塔身、塔座、相轮宝顶三部分组成,位於宁夏同心县韦州镇的古韦州城东南的康济禅寺废址内,塔建於西夏年间,塔高三十九.二米,外形呈八角形,为平地而起的密檐式空心砖塔,时代曾两次增修
修德寺塔
修德寺塔
2023-07-02
(摄影:静思斋·于岳)修德寺塔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境内北岳庙南300米处。塔平面成八角形,共七层,通高32米,造型奇特。第二层塔身特别高大,一反传统造塔的0样式与密檐样式,周身砌小型塔龛110座,呈现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华严法界胜境
塔坪寺塔
塔坪寺塔
2023-04-13
塔坪寺塔位于北碚区静观镇塔坪村。包括石塔、铁塔及塔坪寺,时代为宋、清。寺建于宋,原名小昆仑古藏寺,明代万历年重建后更名塔坪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存正殿、藏经楼、后殿、左右厢房。石塔建于宋绍兴十六年(1146),七级楼阁空心方塔
贤良寺塔院
贤良寺塔
2023-12-02
贤良寺塔院位于石景山区翠微山虎头峰下、八大处长安寺以南半里许,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1734)建,寺庙所在地原是雍正的弟弟怡亲王府,怡亲王死后,改建为佛教庙宇,乾隆十二年,迁建贤良寺于冰盏胡同,贤良寺赐地在虎头峰下,塔院原有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