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象龟寺 相关信息共 7500
化身台兴国寺
化身台兴国
2023-03-15
这座台子上的是一座寺院,名叫兴国.它始建隋代,毁于兵火,明嘉靖年重建,内有600年龄白果树一株,高4丈余,4人合抱。如今,古老的化身台兴国是漯河市唯一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化身台兴国简介化身台位于郾城西11公里龙城镇李湾村北约1公里处
云台山即武当寺
云台山即武当
2024-01-15
云台山即武当地址:安化县马路镇云台山村时代:清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外四向各延伸30米公布日期:安政发﹝2011﹞22号2011年7月,云台山即武当,云台山即武当简介,云台山即武当益阳市安化县云台山即武当
大高寺旅游区
大高旅游区
2023-09-16
大高旅游区位于在临江镇大堰村17组,由半山腰的佛教圣地—大高和山顶的道教圣地—大高观组成。大高又称小峨眉,相传由汝南居士梅修率临江蒙刺主持智空和尚、石刻大师周义及其弟子于公元1132年修建,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
龙吟寺石刻造像
龙吟石刻造像
2023-09-13
龙吟,迹名龙尾,座落在海拨980米的九龙山上。这里四面翠浪起伏,浩渺连天,天风吹荡,竹涛声声,恍若龙吟,故名龙吟。龙吟位于翡翠长廊东北方三公里处,寺庙占450平方米,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曾有正殿、下殿、侧殿。清朝嘉庆年间涨惠和尚修
太湖海会寺
太湖海会
2023-10-24
海会,位于太湖县新城东北10公里的白云山南麓,距105国道约3公里处。在105国道与通往海会的交叉路口可见,两列起伏相连的小山夹着一个狭长的田畈,恰如二龙戏月,这田畈就叫月龙畈。此处小山从原人口处一直向上数有十八座,据说那是十八罗汉在打坐呢
大连观海寺
大连观海
2023-05-21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依《普们品》偈语亲笔题名的观海,坐落于享有东北明珠之美誉的国家三A级旅游度假区——大连瓦房店仙浴湾镇莲台山上;观海原名释加茅庵,俗名罗汉庙,乃佛教禅宗曹洞系之古道场
沈阳永吉寺
沈阳永吉
2023-05-13
永吉地处辽中蒲河蒲东开发区,距沈城约50公里,西临蒲河并靠东环路,北邻京沈高速公路和秦沈铁路,邻沈辽路,交通十分便利。永吉曾经为东北之大丛林,僧逾千众,法鼓长鸣,香火鼎盛,四方膜拜不计其数,并有几代祖师住持道场。2000年经辽宁省和沈阳市两级政府批准重修
海丰鸡鸣寺
海丰鸡鸣
2023-06-20
海丰鸡鸣,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北部莲花山森林管理区,距海丰县城13公里,在莲花与银瓶两山环抱的鸡心山上。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高僧印真和尚向合邑缙绅商户募款所创建,原址在对面5里之莲花山下,因破晓时慈任常闻鸡心山有公鸡啼鸣,认为灵瑞而迁于今址
交龙寺
交龙
2023-05-30
交龙交龙灵山是近年来按古交龙遗址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位于天水市北道区麦积乡贾河村,村之左右溪水交汇合流西去,二水交流之间,山岗突起,婉蜒南伸,上连秦岭之巅,下伸二水之交,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此处山势林立,浑圆苍润,群山环绕,万山来朝,山脉起伏有致
兴梵寺
兴梵
2023-07-07
兴梵兴梵(第六批国保)时代:宋地址:祁县东观镇东观村据大殿正脊下题记大宋天圣三年(1025年)始建西管村,大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移建东观镇。现仅存大雄宝殿。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砖石结构的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面琉璃瓦剪边
提吉寺
提吉
2023-04-16
提吉位于洛扎县边巴乡雪玛村,据边巴乡政府2公里,于2007年被西藏自治区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吉始建于公元8世纪,属格鲁派,该寺是休布·拜吉僧格三十五世系休布达瓦坚僧所创建,成为休布时代的古寺,依次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等
房寺烧饼
烧饼
2023-10-03
烧饼:房烧饼有油酥烧饼和鼓囊子烧饼两种:其中油酥烧饼是以面粉、植物油、动物油、五香面、精盐、芝麻为主要原料,用特制的三合土泥糊制的炉子烤制而成的。其色香诱人、外酥里嫩,咬上一口,芝麻、酥沫会散落一片,五香气味四溢,使人回味无穷。具有焦酥、焦黄、五香味、芝
贡不日寺
贡不日
2023-09-30
贡不日,在阿里地区之普兰县境内,位于县城边马甲藏布河的北岸。贡不日,亦称故宫,是普兰县境内的一座古代寺庙。相传,故宫为著名的洛桑王子的宫殿,仙女影超拉姆与王子相受,遭密谋陷害,巫师假称北方有敌,诱使洛桑王子出征,影超拉姆在危难时刻从这里飞升天宫
寿圣寺天王殿
寿圣天王殿
2023-07-05
寿圣天王殿为明代古建筑,位于涉县偏城村。寿圣天王殿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地藏寺
南京地藏
2023-11-03
南京地藏地藏原名地藏庵,原在秦淮河下关段西侧。始建于清末,系下关地区佛教古庵,历史上一直香火不断,为周边信教群众提供了宗教活动场所。1999年改名地藏,迁至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