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 相关信息共 6245 条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旧址
2023-11-26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旧址位于河北省涉县石门村西北山坳里,始建于1942年10月,现存墓葬占地面积13333平方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左权将军墓、左权将军纪念塔、养鱼池为中轴,其西北、东南两侧分布有石鼎、陈光华、张衡宇等8位烈士墓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2023-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位于横县平马镇平马社区中心小学内,时代为1949年,类别为。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被公布为横县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暨横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
2023-08-27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为卫辉近代民族实业家王锡彤(字莜忊,号悔斋,晚号抑斋)家私宅,解放后曾作为市委办公楼使用,位于城内道西街丽湖花园内,民国初年建,现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部旧址——龙泉小学
2023-08-05
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部旧址——龙泉小学位于新罗区东肖镇龙泉村龙泉小学内。原为龙泉书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坐北朝南,围合院式土木结构瓦平房,建筑面积720平方米。1928年改为龙泉国民小学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
2023-06-17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1年10月,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主力转移外线作战,留下小部队和抗日自卫队在大岭山坚持内线作战
高要鳌头村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
2023-06-26
高要鳌头村抗日自卫队成立旧址,该建筑建于1938年,一进深,长15.13米,宽13.3米,坐北向南。
西海抗日烈士陵园
2023-06-25
佛山市顺德区西海抗日烈士陵园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西海烈士中路116号。195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顺德之西海大捷和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之革命烈士,顺德县人民政府在珠江纵队广游二支队当年活动所在地西海建立抗日烈士纪念陵园,即西海抗日烈士陵园
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
2023-08-05
塘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位于连城县塘前乡塘前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原为宝鉴堂,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1433平方米,建筑面积642平方米
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黄沙小学)
2023-06-21
黄沙小学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惠东县安墩镇黄沙村黄沙小学。其建筑物为三合土泥砖瓦木结构,白墙灰瓦硬山顶为主的上三下三普通围屋,始建于1939年,1940年落成。当时是黄沙小学的校舍,有教室5间、教师宿舍2间,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
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旧址
2023-08-25
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旧址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年代为中华民国。2013年10月10日,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旧址,苏鲁豫皖边区农民抗日训练班旧址简介,苏鲁豫皖边区农
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古氏宗祠)
2023-06-25
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中山市五桂山镇槟榔村。原为古氏宗祠,由乡绅古腾芳兄弟于清道光年间为纪念开村先祖古琪胜而捐资兴建,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祠为硬山顶,三间两进布局,面积1602平方米。头进为砖木结构,两边有偏殿,天井两边有廊,后进为抬梁式木构架
抗日先锋队泥金乡队部旧址
2023-06-20
抗日先锋队泥金乡队部旧址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泥金村。1939年初,抗先队林耀族、岑冰薇、周匡人、李果、余慧、孔庆余、梁瑜、张子光等前往离河源城不远的泥金乡开展活动
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家祠堂)
2023-09-10
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家祠堂)始建于公元1432年孟春,后于公元1721年重建,完工于公元1723年。谢家祠堂经历数百年风雨,2007年经枞阳县有关部门批准对其进行了修缮。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保护开发项目建设加速进行中
2023-10-09
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保护开发项目建设加速进行中:5月10日,暖阳倾城,位于宝丰县商酒务镇的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文旅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项目建设进入加速期。炮楼重建工程、民居修复工程、中原军区团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复原工程等项目的集中开复工,掀起了商酒务镇红色文
抗日游击队成立地旧址九使府
2023-05-24
抗日游击队成立地旧址九使府位于连江县长龙镇下洋村。1941年4月19日,连江首次沦陷后,中共连江(临时)县委遵照省委的指示组建地抗日游击队。中共下洋支部书记梁仁钦向党员和抗日骨干下达的暗号为把‘碗’和‘筷子’随身带着。所谓碗即土制的、手,筷子即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