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贵州册亨隐秘绝美古寨陂鼐古寨这里依山傍水风光迤逦 相关景点共 7500
麻栗寨梯田
麻栗梯田
2023-09-26
麻栗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胜村乡,在公路旁边。在麻栗的后山主要拍哈尼族传统民居蘑菇房。还有在麻栗茶场看梯田特别壮观。麻栗梯田位于元阳县城南部43公里,新街东部15公里。梯田面积大、壮观、线条美、立体感强
碧色寨火车站
碧色火车站
2023-09-26
碧色位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洲蒙自县的草坝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这里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也见证了一段段历史。车站至今仍保留着法国式铁路用房,挂在车站墙上饱经风霜的时钟,英文Paris(巴黎)字样依然清晰可见,让人想起当年的繁华
寨岌顶遗址
岌顶遗址
2023-06-22
岌顶遗址在梅县梅西镇龙虎圩背。年代为周代。1982年发现。陶器以瓮、罐为多,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回形纹、夔纹、席纹、篦点纹、米字纹等。石器有斧、锛、环、镞等。同类遗物可见于附近八个山岗,岌顶遗址,岌顶遗址简介,岌顶遗址梅州市梅县区岌顶遗址旅游指南
永安寨遗址
永安遗址
2023-09-01
永安遗址位于安阳殷都区南士旺村西约1公里的一块高台地上,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近5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永安遗址中,有较大的灰坑、袋状窑穴、数目众多的半地穴式房屋基址等遗迹后人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块、石器等遗物
长灵寨遗址
长灵遗址
2023-09-19
长灵遗址(平昌县)保护范围:墙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至山脚。
三家寨道堂
三家道堂
2023-04-14
三家道堂始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坐落在兴仁市鲁础营回族乡三家,距市区约23公里。现为市、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三家道堂地点:兴仁县鲁础营回族乡三家级别:县、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时间:光绪十八年(1892)
元阳牛角寨景区
元阳牛角景区
2023-09-26
因为牛角在老虎嘴附近,所以这里也是以红色梯田为主。牛角的梯田比较小巧,观赏起来依然漂亮,但由于地势原因,开阔度稍微差些。用时参考23小时交通【班车】1、昆明南部客运站乘昆明元阳班车,每日有10:20/12:30/19:00三班,票价139元/人
新县彭家寨
新县彭家
2023-08-31
彭家淹没了红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眼前闪现出一道熟悉的风景……小,清代时亦名彭家。是熊河塆南偏东方的面山。小东眺杨毛,东南为白云山北下延山脉马岗岭,南偏西下为悬崖,崖下便是白露河流与风景秀丽的山水关。正南山下为曹康坳,河西便是金泉山
白崖寨遗址
白崖遗址
2023-10-04
白崖遗址白崖遗址位于岚皋县晓道乡黄兴村西北约1公里的太平山侧峰,清代。址西高东低,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长径70米,南北短径4米,占地约280平方米。墙高为2米-4米不等,厚0.8米,块石垒砌而成,依山石走势而建
寨前圩红军长征先遣队寨前誓师西征旧址—寨前圩
前圩红军长征先遣队前誓师西征旧址—前圩
2023-06-11
红军长征先遣队前誓师西征旧址—前圩(含朱氏宗祠、扶氏宗祠)地址:桂东县前乡时代:清现代1934年8月7日下午3时,红六军团全军9700余人在任弼时等率领指挥下,告别湘赣革命根据地,从江西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出发,踏上了西征的征途,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石龙寨风景区
石龙风景区
2023-06-20
景区内生态保持完好,漫山遍野都是野生桂花、映山红,风景秀丽,河道落差大,清澈见底的河流,生态原始的两岸风光,今人陶醉;特别是富于传奇色彩的河中龙心石、石崖城堡的神化传说
郎寨砖塔
砖塔
2023-07-08
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宋地址:安泽县马壁乡郎村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有过修葺。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约12米。塔基石砌,高92公分。塔身八面呈弧形,南面有砖旋门。第一层八面分别辟有假门、假窗,假门、假窗上各镶一块碣石。正西面碣石上刻诗一首
巴灵寨遗址
巴灵遗址
2023-09-19
巴灵遗址位于灵山乡灵山社区居委会,据县志记载,明朝中期在巴灵建药王庙,后历代屡建,逐步拥有大佛殿、观音庙、二郎庙、齐天大圣庙等9座庙宇,后毁于清末,巴灵呈东西走向,东西长227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6810平方米,现存东门、南门、北门及部分
薛家寨汉墓群
薛家汉墓群
2023-05-04
薛家汉墓群,位于西安市凤城九路与开元路十字的东北角,汉墓群的西侧紧邻以前的薛家村,2001年就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薛家汉墓群出土地点:西安市凤城九路与开元路十字的东北角所属年代:汉代归属:薛家保护级别:西安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
厉家寨展览馆
厉家展览馆
2023-11-12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对莒南县厉家战天斗地的模范事迹作了亲笔批示表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是一个好例。从此大山脚下的厉家名扬全国,成为中国五、六十年代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57年至1965年,全国各地到厉家参观学习的达5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