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赵抃墓、祠 相关景点共 7119
晋祠水镜台
水镜台
2023-05-12
•位于晋景区内,现存最大的明清戏台,四角埋有大缶,作扩音之用。景点介绍走进晋大门,迎面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它是古代唱戏的戏台,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物。水镜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周围有疏朗的走廊
贺秘监祠
贺秘监
2023-11-17
贺秘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秀丽幽静的月湖风景区柳汀岛上,东为居士林、关帝庙,南为柳汀衔,西北两面为月湖环抱。贺丞庙是为了纪念唐朝著名诗人四明狂客贺知章而建。中文名:贺秘监简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东汉黄叔度墓
东汉黄叔度
2023-08-30
黄叔度位于正阳县城西北隅,县教体局院内。冢高2米、周长26.3米、东西长8米、南北长8米。南向,前有古墓碑两快,东侧为唐碑,西侧为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立碑。现基一圈砌有高0.5米的护墙,墓地有翠柏7棵。明清之际,祠墓多次维修,现祀渐废
陈子昂墓
陈子昂
2023-09-17
陈子昂(原名:陈子昂陵园)年代:唐类别:古墓葬公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地址:射洪县广兴镇龙宝村简介:陈子昂位于广兴镇龙宝山村5组,东为农机站、耕地,南为龙宝小学校、独坐山。该原位于独坐山,为土塚,坐西向东,前原有石碑3块,1958年毁
荡口三公祠
荡口三公
2023-05-19
三公坐落在鹅湖镇南新桥边,由明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为纪念苏淞巡按、监察御史孙慎,督粮苏淞、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翁大立以及无锡知县王其勤三人丈量土地、清厘田赋、造福一方的功德,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始建,占地面积252平方米,建筑面积108平方米
月池公祠
月池公
2023-06-24
月池公位于伦教羊额。清初建筑。坐北向南,三进两天井,总面阔18.2米,总进深为58米。有1.5米周长的木圆柱16条,八角石柱12条。头进面阔18.2米,深10.2米,大门宽2.38米,门额石匾被水泥涂抹。首进和二进之间的天井有15米,花岗岩白石条铺砌地面
鲁公祠
鲁公
2023-08-30
鲁公位于确山县城西北的北泉寺内。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叛唐,三朝元老颜真卿奉旨前往宣抚,横遭拘禁而不失节,被监押于蔡州(今汝南)龙兴寺,由于叛将恐因拘留使臣激起百姓义愤,为掩人耳目,又暗中将其解往资福寺(今北泉寺)幽禁
忠烈王公祠
忠烈王公
2023-08-20
忠烈王公是庆云县常家镇三王村建有的一座祠堂,1450年,明朝明英宗皇帝为纪念土堡之变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王佐,特钦命兴建,祠堂仿北京故宫样式规模建设,坐落在现庆云城东,德惠河西,中王村前端,枣园桥西,南临205国道,总占地面积约有10亩,宽52米,长120米
三坪江氏总祠
三坪江氏总
2023-08-05
三坪江氏总位于庐丰畲族乡三坪村,时代为元代,类别为古建筑。江氏总位于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三坪村岗背,始建于元代至正丁未年(1367),总总占地面积约450㎡,主体坐西南向东北,外大门坐西向东
许村何氏支祠
许村何氏支
2023-07-31
许村何氏支位于歙县许村镇,时代为清。许村何氏支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许村何氏支,许村何氏支简介,许村何氏支黄山市歙县许村何氏支旅游指南
白朗墓
白朗
2023-04-06
白朗位于平顶山市石龙区大刘村西、关庄北山之阳。白朗系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规模最大的旧式义军领袖白朗之墓,呈圆形,高1.5米,周长25米。土、石、水泥结构。前有一高2.5米的石碑,镶嵌于典雅别致的碑楼之中。冢北依黑虎山,南眺玉带河(关庄河)
兆祥黄公祠
兆祥黄公
2023-06-25
兆祥黄公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福宁路95号,是中成药黄祥华如意油创始人黄大年的祠堂。黄公兴建历时15年,1905年动工,到1920年才建成。中文名:兆祥黄公地理位置:广东省佛山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立时间:1920年
蓝科进公祠
蓝科进公
2023-08-10
金竹拥有很多的古,最有名的是流舍畲族村的蓝科进公,也是江西省目前所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畲族古建筑之一。蓝科进公正房坐南朝北,背山面水,面积约340平方米,由两进一天井构成
梁启超墓
梁启超
2023-03-19
梁启超位于北京植物园,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坐北朝南,占地约0.88公顷,由梁启超之子、我国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设计。主体为黄色花岗岩结构,前有八角形石筑方亭一座,汉白玉石碑两通,现保存完好。信息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张宪祠
张宪
2023-09-18
张宪,为纪念南宋骁将张宪而建。张宪系阆中锦屏山麓阆南桥人,年少喜武,后投岳家军。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履历战功,授副都统统制。宋绍兴11年12月29日,以莫须有罪名与岳飞父子被害于风波亭,年仅27岁。宋孝宗年间追封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后又谥烈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