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起凤山庙及其石刻 相关信息共 7500
洪山庙大殿
洪山大殿
2023-08-26
洪山位于许昌市鄢陵县只乐乡后杜村,是现存较为完好的明代洪山遗存,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洪山大殿座北向南,大殿东西长9.30米,南北宽7.15米。洪山中所供奉的为宋代中州神医洪山真人,故名洪山
黄州庙
黄州
2023-06-08
黄州位于上庸镇北坝老街,这里四河交汇,水路交通发达,千年古镇孕育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清乾隆年间,黄陂、麻城一带商人长期在堵河沿岸一带的竹山、田家坝等地经商,看中了田家坝镇这块风水宝地,在此定居,繁衍子孙。为了表达对先祖的纪念,集资修建了黄州
玉岩石刻
玉岩石刻
2023-04-02
玉岩石刻位于泰顺县泗溪镇玉岩村。题刻两处,相隔4米,字迹清晰。东边题刻:上端横刻包公墓道,字长0.27米、宽0.23米;下端直书两行道理最大,以服天下之人,为善最乐,亦为子孙长久之计。落款大明万历三年(1575)静山立
墨尔多山摩崖石刻
墨尔多山摩崖石刻
2023-06-01
墨尔多山摩崖石刻年代:唐2012年,墨尔多山摩崖石刻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分布范围向东外延50米,向南外延30米,向西外延5米,向北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南水仙庙
南水仙
2023-03-18
南水仙又称松滋王侯。位于无锡市南长街598号。明代为祀文天祥部将麻、尹两将军,在锡地南上塘立,称双忠祠,又称南水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双忠祠南侧建松滋王侯,于是两合为一所。清乾隆四十六年(1718)重修殿字
天山庙
天山
2023-06-03
导游天山位于哈密北部天山顶,因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顶部修建关帝庙而得名。天山公路由此分道,急转直下,南去是南山口,北去是口门子。这里海拨2700多米,云巅鸟道,自古以来是东部天山南阳北阴的必经之路。介绍建以前这里称黑绀岭
谭公庙
谭公
2023-04-23
谭公位于路环十月初五街尾,与中国大陆小横琴岛极接近。该属道教庙宇,是路环香火最盛的庙宇,建于清同冶年间,也为1862年。庙内除供奉谭仙圣外,更加置有一只由鲸骨雕制而成的龙舟,是一件已有百多年历史的文物
下天子庙
下天子
2023-06-13
【下天子】正名为天子,位于天子山西端烽火台半山腰,坐北朝南。此始建于明洪武24年(1391),于清同治9年(1878)复修,面积140平方米,其造型结构与中天子相同
大丕山摩崖大佛及石刻
大丕山摩崖大佛及石刻
2023-10-15
大丕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位于河南省浚县城内大丕山东部的天宁寺院内及其附近。摩崖大佛开凿于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1600余年。摩崖大佛依山而凿,面向黄河,通高21.33米。大佛为坐式弥勒大佛像,左手扶膝,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的意思)
耕织图石刻
耕织图石刻
2023-08-28
时代:清地址:博爱县博物馆藏品耕织图石刻共有20副画面,分别刻在四块长200厘米,宽30厘米的青石上,均系减地线刻,在画面的间隔部位,用卷云纹和花鸟图案填充。画面内容共分两组,排列自右向左。第一组共十幅图案,是反映稻子从种到收的整个过程
别是洞天石刻
别是洞天石刻
2024-01-12
别是洞天石刻位于遂平县嵖岈山北峰顶的一块岩石上,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题。据史书记载,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三朝元老颜真卿不畏艰险,奉旨前往蔡州(汝南)劝导叛军归顺,被软禁(只允许他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一日,在嵖岈山北峰,颜公见怪石嶙峋,山峦叠翠
洞王沟水文石刻
洞王沟水文石刻
2023-09-16
洞王沟水文石刻年代:宋2019年,洞王沟水文石刻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薛城红军石刻标语
薛城红军石刻标语
2023-04-13
薛城红军石刻标语(理县)保护范围:以石刻标语本体为中心外延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冷箐沟摩崖石刻
冷箐沟摩崖石刻
2023-09-14
冷箐沟摩崖石刻位于石桥乡麻柳村二组,年代不详。2019年7月18日,冷箐沟摩崖石刻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箐沟寒漱以石刻岩石外缘为基准,东至5.7米处,南、西、北各至5米处果溪以石刻岩石外缘为基准,南至河道
丰台大王庙
丰台大王
2023-12-02
大王又名金堤永固,座落在卢沟桥西侧,位于丰台区北天堂村外的永定河东岸大堤旁,毗邻西五环,坐北面南,远远望去,十分醒目。大王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惟一的治水。大王的来历与治水有关,光绪十六年永定河决口发水,洪水淹至广安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