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辛峰巷清代厅堂 相关景点共 7500
象宿楼
象宿楼
2023-06-20
现存象宿楼是清代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建筑为硬山顶,砖瓦结构
红梅司城
红梅司城
2023-06-18
清代《直隶南雄州志》所载,此城修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二月,曾为红梅司巡检署。该城坐西向东,呈方形,面积3.2万平方米。墙基用青灰色岩石砌筑,其上为夯土墙,现南墙残长20米,高4米;东墙残长25米
螯头塔
螯头塔
2023-06-18
是当时清远重要的的地域标志,清代被命名为清远八景之一
寨山彭家祠
寨山彭家祠
2023-06-17
寨山彭家祠建于清代中叶。据称300多年前,一位彭姓盐商迁居到此并扎根繁衍。其子孙后代为防御土匪滋扰,历经20多年艰辛夯土垒筑,建起该古堡;300年后的今天,彭家祠虽然已成为当地知名景区英西峰林走廊的核心景点之一,但所幸仍保留着初始时期的建筑风貌
陈团寨门
陈团寨门
2023-06-16
寨门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乾隆五十九年),鼓楼建造稍晚数年。寨门为穿斗抬梁式木构架
花鼓楼
花鼓楼
2023-06-15
岩寨花鼓楼是城步至今保留的唯一侗族鼓楼,建于清代嘉庆23年(公元1818年)。楼虽不高大,但玲珑精巧。楼基为1丈4尺见方,楼下层空高7尺,楼上层空高1丈2尺,六个粗实的杉木柱子分两排构成四方形楼身;基础为砖石结构,楼身为木质结构
吴公塔
吴公塔
2023-06-14
位于湖南省东安县紫溪市镇,此为保存完好的清代砖石塔之一。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于乾隆十七年(1752)竣工,为纪念知县吴德润的政绩,而取名吴公塔。塔系砖石结构,楼阁式,通高30米,基底11米,七级八方,内实6层
红军学校
红军学校
2023-06-10
旧址原系建于清代的零江书院,前后两栋,两侧分列厢房,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五阳书院
五阳书院
2023-06-10
五阳书院位于建始县业州镇,清代,现存讲堂、连珠堂以及东西号舍等40余间,总建筑面积2530平方米。讲堂是书院的主体建筑,由前厅、后厅、中厅及左右斋房组成,开间23.8米,进深15.4米;东西好舍开间4.7米,进深5.2米;连珠堂前后建有大珠泉、小珠泉两个水池
如膏书院
如膏书院
2023-06-10
如膏书院位于利川市南坪乡南坪镇,清代。是利川置县后最早的义学之一,现存前厅、中殿和后殿。砖木结构,硬山式瓦顶,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院内保留有碑刻11通。前厅为山门,正殿为抬梁式木构建筑,后殿为穿斗式木构件。(第四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中湾民居
中湾民居
2023-06-09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为清代格局。以林氏老宅为主体,共有建筑三排。村内饮水井、浣洗池、排水沟、防护墙、预警堡等生活、防卫设施完备,村后有阶地式花园。村北有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86)的春秋万古牌坊
中共通城县苏维埃旧址
中共通城县苏维埃旧址
2023-06-08
中共通城县苏维埃旧址位于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荻田村,建于清代,为黄氏宗祠。1927年,罗荣桓领导通城、崇阳农民暴动后,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成了革命根据地。自1929年建立第一个党小组起,继发武装暴动、建立武装队伍,并在塘湖镇黄氏宗祠内成立县苏维埃政府
上庸古建筑
上庸古建筑
2023-06-07
清代建筑,包括三盛院及黄州会馆。原位于竹山县田家镇两河村,2009年9月,为配合潘口电站建设,迁至现址。三盛院,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813平方米,抬梁与穿斗混合木结构,二进两天井,由前厅、中堂、后堂、厢房组成,硬山式
蔡襄祠(蔡襄纪念馆)
蔡襄祠(蔡襄纪念馆)
2023-06-07
现存蔡忠惠祠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殿堂。首进为大门,门顶匾额大书宋郡守蔡忠惠公祠
长顺建筑群
长顺建筑群
2023-06-06
简介:长顺系清代里人施至扇在台湾鹿港的商号,经商发达后于清光绪八年(1882)回乡营建,由大厝、公妈厅、当铺和通瀛书舍四组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开有池塘、沟圳通海,小船可运货至厝前石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