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边纵滇中区护乡第八团驻地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馓饭和搅团
2024-01-04
馓饭和搅团:用玉米等杂粮做成。先将水烧开,再把玉米或其它杂粮细细撒入开水中,边撒边搅,用温火熬煮,待结成团状即成馓饭,吃时配以天水风味小菜,清香可口。如果在碗中盛入清汤臊子,调入油泼辣子、盐等佐料,再把馓饭放在碗中,用筷子夹成小块,浸泡入味,这种吃法又叫搅团。
边牛山城址
2023-05-22
边牛山城址,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边牛村汉唐时代的边牛山城。当地人称高丽城,在2013年被获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牛原名边牛录堡。关于此牛录,学界一般认为当指满清基层军政组织之牛录
史迴护国灵贶王庙
2023-03-25
史迴护国灵贶王庙位于长治市潞城区史迴乡史迴村中,时代为清代。史迴护国灵贶王庙为潞城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护国灵贶王庙围墙向外延伸,东、西、南、北各3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界限各向外延伸100米。
黄陵搅团
2023-07-26
黄陵搅团:搅团是西府地区的农家饭。搅团要好,72搅。做搅团不难,只是很费劲,一手端面粉,一手拿擀面杖,把面粉均匀地倒入开水锅里,同时不停地搅拌,搅至没有干面粉为至,然后注入一定量的开水,用擀面杖划成一团一团的,待烧开冒泡时,用力搅拌,直至均匀无小颗粒。第二次注
关中搅团
2023-07-25
关中搅团:搅团是西府地区的农家饭。因通过搅打使面粉成熟凝固为团而得名。又因其易消化、不耐饥,被人们戏称为哄上坡。制作搅团原用荞麦面粉,后因荞麦产量低,种植少,加上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细粮短缺,农村多食用玉米面,农妇们就在粗粮细作上动脑筋,用苞谷
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
2023-09-07
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位于定安县雷鸣镇南曲村之西北的居禄山坡上,占地17亩,由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展览室、红色墙、将军井、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纪念碑、雷鸣乡抗倭殉国忠烈官兵纪念碑、停车场、月塘、围墙8个项目组成
西团山遗址
2023-05-22
西团山遗址是青铜时代遗存,位于吉林市欢喜乡吉兴村西团山上。该山海拔236.2米,高出附近平地约40米,因座落在吉林市区西方,山势略呈圆形,故名。山的西南坡散布较多的石、陶遗物,为墓葬区。相邻的西岗为居住区
凌边会堂
2023-04-10
凌边会堂位于石碁镇凌边村凌环南路3号,年代为1961年。1961年建,屋顶用工字钢搭建成巨大的人字形。大门屋顶保存了五角星装饰,具有典型的大跃进时期建筑风格。内部墙体表面有大量毛主席语录和文革时期壁画等颇具时代特色的书法和绘画。现仍是村民和娱乐的场所
龙凤金团
2023-09-06
龙凤金团:龙凤金团:用一级糯米和优质粳米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掺和,先磨成粉,然后和水揉和。蒸熟后,以豆沙、糖桂花、瓜子仁等为馅,形状搓成扁圆形后,放在松花上滚动,让松花完全覆盖后放入龙凤印糕板模压,即成为龙凤金团,常作喜庆时馈赠礼品。(宁波)龙凤金团,是浙东一
陈团寨门
2023-06-16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陈团村寨门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通道侗族自治县文管所获悉,陈团寨门由寨门2座、鼓楼3座组成,并分别建于上、下陈团侗寨入寨处。寨门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乾隆五十九年),鼓楼建造稍晚数年。寨门为穿斗抬梁式木构架
青神江团
2023-12-04
青神江团:青神江团,是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的著名特产,此鱼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江团学名长吻鮠,英文名:Longsnoutcatfish。属鲶形目,鲿科
团风射干
2023-10-21
团风射干:团风射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成份有野鸢尾苷、鸢尾苷黄酮。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活血消肿的药用价值,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分布于团风县贾庙、杜皮,但店三乡镇。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178号文件,经审查合格,批准团风射干为地理标志保
宝应纪事:纵棹园里传说多
2023-12-03
宝应纪事:纵棹园里传说多:宝应纪事︱纵棹园里传说多作者:可人学人私家园林,一般规模有大有小,小者一亩或半亩,大者几亩或几十亩。其布局多以环水为主,围绕水面布点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或几个小的景点。私家园林的园主大多是文人、学士,且能诗会画,功能多是园主以此自娱附
峨边竹笋
2023-12-05
峨边竹笋:峨边竹笋俗语说:竹扫把扫马路,竹笋子扫肠肚,体内的环保,笋子不可少这话真的一点也没错。竹笋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以刺激肠胃蠕动、帮助消化,让人容易有饱足感,而竹笋属于低热量的蔬菜,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光是竹笋的高纤维、低热量这两项优点,就足足吸引了不少营
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教导队旧址
2023-11-19
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教导队是一支由挺进师红军骨干组成的干部队伍,总数四五十人,分6个班,队长杨发旺,政委刘亨云。教导队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军政干部,保卫省委机关。1938年1月,教导队随临时省委进驻大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