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连城县图书馆 相关景点共 286
总理纪念堂、中正图书馆旧址
总理纪念堂、中正图书馆旧址
2023-10-19
总理纪念堂旧址,原名中山纪念堂,坐落在奉化市锦屏街道锦屏山南麓、中山公园下山腰。纪念堂是1928年为纪念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日寇侵华期间,中山纪念堂曾遭日机多次空袭,损坏严重。抗战胜利后重修,遂改今名。2003年被公布为奉化市文物保护点
采陔公祠
采陔公祠
2023-08-05
采陔公祠,位于福建省连城县,所处年代为清代。
新泉革命纪念馆
新泉革命纪念馆
2023-08-05
连城县新泉革命纪念馆,建于1959年3月,行政隶属于连城县文化体育局,编制2个,在职2人。宗旨是负责新泉革命旧址群及馆藏文物的保护与管理,连城县革命史及中共党史文物史料的征集、整理、保管、研究、陈列宣传。定位是旧址保护、收藏、展示、研究和讲解于一体
芷溪
芷溪
2023-08-06
芷溪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南部,东经116.6度,北纬25.3度,玳瑁山系西侧,属东南丘陵丹霞地貌,为其间小盆地。中文名:芷溪村地址:福建省连城县南部东经:116.6度地形:东南丘陵丹霞地貌
庙上江氏家庙
庙上江氏家庙
2023-08-05
庙上江氏家庙,位于连城县庙前镇庙上村,清代遗迹。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几经维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585平方米。中文名:庙上江氏家庙地理位置:连城县庙前镇庙上村所处时代:清代占地面积:约1480m²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
云龙桥
云龙桥
2023-04-05
云龙桥,位于福建省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口,建于明崇祯7年(1634年),乾隆37年(1771年)重修,距今已经有375多年历史。中文名:云龙桥位于:福建省连城县罗坊乡下罗村口建于:明崇祯7年属性: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丰图宗祠建筑群
丰图宗祠建筑群
2023-08-05
丰图宗祠建筑群,位于连城县庙前镇丰图下村,清代遗迹。由泰孚公祠、翠岩公祠、含山公祠等三处建筑组成。中文名:丰图宗祠建筑群地理位置:连城县庙前镇丰图下村所处时代:清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
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
2023-08-05
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位于连城县姑田镇上堡村丰头自然村,清代遗迹。建于康熙三十年(1715),占地面积约1120平方米。中文名: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地理位置:连城县姑田镇上堡村丰头自然村所处时代:清代占地面积:约1120m²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民居思源堂
张氏民居思源堂
2023-08-05
张氏民居思源堂,位于连城县新泉镇北村,清代遗迹。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坐东向西,总面阔51.55米,总进深39.08米,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中文名:张氏民居思源堂地理位置:连城县新泉镇北村所处时代:清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13
培田村古建筑群
培田村古建筑群
2024-01-11
培田村古建筑群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是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的大型民居建筑,占地面积达7.9万平方米。中文名:培田村古建筑群地理位置: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国务院编号:Ⅲ-287占地面积:7
芷溪宗祠建筑
芷溪宗祠建筑
2023-08-05
芷溪宗祠建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始建于清代,现保存完好的古宗祠有74座,面积达35390平方米。中文名:芷溪宗祠建筑地理位置: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占地面积:35390m²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国务院编号:803273
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
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
2023-08-05
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位于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清代建筑,1929年红四军驻新泉休整期间,司令部设于此。2005年被列为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简介,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龙岩市连城县红四军
永隆桥
永隆桥
2023-08-05
永隆桥是位于福建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口的一座古桥。据《福建通志》记载,系明洪武十年(1377)所建,距今已600多年,是闽西尚存的古屋桥中最古老的一座。中文名:永隆桥、连城廊桥、客家风雨桥地址:福建连城县莒溪镇璧洲村口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
壁洲文昌阁
壁洲文昌阁
2023-08-05
壁洲文昌阁,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镇壁洲村,为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建筑,为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间为2001年1月20日1。壁洲文昌阁的历史年代为清,壁洲文昌阁,壁洲文昌阁简介,壁洲文昌阁龙岩市连城县壁洲文昌阁旅游指南
北京文津街
北京文津街
2023-12-03
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这条街上有历史悠久的北京图书馆;而它之所以被命名为文津又与这图书馆有直接关系。北京图书馆是中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一座图书馆。它的前身是清末的京师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