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 相关信息共 5612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2023-08-09
上饶集中营烈士陵园坐落在江西省上饶市南郊茅家岭,景区总体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分五大参观区:革命烈士陵园区、茅家岭监狱旧址区、周田监狱旧址区、李村监狱旧址区、七峰岩监狱旧址
邓子恢纪念馆
邓子恢纪念馆
2023-08-06
东肖红色旧址群邓子恢故居(隆德堂)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桐冈书院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
戴云纵队宴林口战斗战场遗址
戴云纵队宴林口战斗战场遗址
2023-06-06
1947年春,戴云纵队遵照闽浙赣边区党委的指示,从莆田出发向戴云山脉运动,准备在戴云山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游击队在挺进戴云山途中,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游击健儿英勇杀敌,战胜疲劳和饥饿,绕过敌人的线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洋口红色旅游小镇
2023-03-05
镇区除了东方军政治部旧址外,还有红军桥、彭德怀办公旧址、毛泽民办公旧址、洋口苏维埃政府旧址、项南街、17号兵站、人民戏院等众多革命遗址。
洪湖翟家湾,重拾老街红色记忆(文末附洪湖旅游攻略)
洪湖翟家湾,重拾老街红色记忆(文末附洪湖旅游攻略)
2023-09-09
洪湖翟家湾,重拾老街红色记忆(文末附洪湖旅游攻略):在这个红荷吐艳莲菱飘香的时节跟我出发带来到的就是闻名遐迩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瞿家湾小嘴儿将在这里带您开启一段红色之旅瞿家湾,地处洪湖市西北角,与县城隔湖相望,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红色土地。革命的火种曾经在这里
南梁革命纪念馆
南梁革命纪念馆
2023-04-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桥山山脉中南段的陕甘边界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先后组建了南梁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红26军,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
刘志丹将军殉难处
2023-07-07
民国25年(1936)4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28军军长、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在再克三交战斗中亲临前沿阵地指挥战斗时
田塘头革命纪念园
田塘头革命纪念园
2023-11-18
1928年,中共永嘉县委在田塘头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组建红军游击队。田塘头及周边村先后有80多人入党、90多人参加红军游击队
网络中国节•春节 | “醉美东平”新春旅游攻略来啦!
2023-12-22
(东平镇全景赵谊摄)Part.01红色旅游篇东平镇是政和县革命发源地,建松政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指挥中
罗田高颜值清凉秘境,依然藏着19℃的夏天!
罗田高颜值清凉秘境,依然藏着19℃的夏天!
2023-09-08
:罗田天堂寨景区是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老区,7月份,景区燃起弘扬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辈的红色烈火,余热还未散去,又逢八一建军节91周年华诞暨卓尔文旅接管罗田天堂寨景区1周年,为回馈所有关心和支持景区的游客朋友,景区当天开
走进红色故里上高追寻抗战硝烟,神山湖上生态游酒博园里品好酒
走进红色故里上高追寻抗战硝烟,神山湖上生态游酒博园里品好酒
2023-07-29
走进红色故里上高追寻抗战硝烟,神山湖上生态游酒博园里品好酒:提起江西,大家都知道八一起义在南昌打响了第一声枪;说到江西,大家都知道井冈山是革命根据地;想到江西,大家都知道共和国的摇篮诞生在这里......江西,不容忽视的就是这片红色土地的红色基因。深秋时节,迎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红一方面军第1师无线电台驻地旧址)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红一方面军第1师无线电台驻地旧址
2023-08-04
温坊汤氏宗祠、祖厝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简介:北宋宣和元年(1119)始建,现存建筑保留清后期风格。前有空坪,单进合院式,由门楼、门厅、正堂组成,占地面积270.64平方米。门楼牌坊式,四柱三间三楼,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
小洞湘鄂赣苏维埃政府机关遗址群
小洞湘鄂赣苏维埃政府机关遗址群
2023-08-11
水江镇小洞湘鄂赣苏维埃政府机关遗址群(含中共赣西北特委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湘鄂赣边境指挥部旧址、湘鄂赣省交通站旧址、上洞列宁小学)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小洞村、上洞村范围内,2018年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毛红军楼
朱毛红军楼
2023-10-25
朱毛红军楼城区朱毛红军楼(溪口天主教堂)是红军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总前委旧址,毛泽东、旧居。还有中华苏维埃军委旧址、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旧居(白楼),闽赣军区司令部旧址、旧居(下丁家屋)。万安桥(红军桥)是第二次反围剿胜仗纪念地
南龛山景区
南龛山景区
2023-02-20
巴中南龛山景区位于巴中市巴州区城南的南龛山上,景区包括南龛摩岩造像、南龛公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以及将帅碑林。南龛山苍松挺拔,翠柏长青,以保存有历代摩岩造像闻名。现存的完整佛像计122龛、1800余躯,在峭壁之腹分层列龛。它开创于隋唐,后世不断增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