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金北清真寺 相关特产共 1661
沈北大米
大米
2023-08-18
大米:沈大米成功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沈阳市继永乐葡萄和清水大米后,第三个产品获此殊荣。昨天,记者从沈新区工商局获得最新消息,沈新区米业协会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取回沈大米商标注册证,这是沈新区首件以地理标志注册的证明商标,标志着沈
北芪菇
芪菇
2023-08-12
芪菇:芪菇芪菇是根据传统中医药药食同源的理论,利用北岳恒山正宗黄芪(又称芪)和多种中草药及农作物副产品作培养料,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培育而成的新型菌类产品。故命名芪菇。为药食同用的功能型产品。芪菇有效成分为:氨基酸16.235%、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
金秋香小米
秋香小米
2023-10-17
秋香小米:伊川县位于豫西洛南,交通便捷,人杰地灵,根据地里自然条件,适宜五谷杂粮种植,尤以盛产小米而闻名省内外。秋香系伊川县地方特产,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米之一,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各代一直是宫廷贡品,解放后仍然是中央首长和军队高级将领的特供食品,曾经多次进入
金乡金谷
金乡
2023-09-30
金乡谷:金乡谷产于济宁金乡县。其粒浑圆,色泽金黄,质粘味香,营养丰富,储存数年米质不变,驰名全国。用其做出的稀饭,米汤粘凝透亮,米粒悬浮,清香甘甜,有热补润肠之功能,是谷中珍品,营养成分列全国四大名米之首。
南安金淘草席
南安淘草席
2023-09-20
南安淘草席:南安淘草席
北垣馍
垣馍
2023-08-08
垣馍:垣馍垣(塬)地处峨嵋岭腹地,为闻喜的一处台地,是闻喜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共种植优质小麦4万余亩。此地盛产的小麦生长期比别处长数十天。用此地小麦面做出的馍,清香筋道、营养丰富,吃在嘴中,甜中带香。以其为原料的垣馍(塬馍)声誉很大,已经成了当地人
北捍苹果
捍苹果
2023-06-13
捍苹果:捍苹果是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捍村的特产。捍苹果均为无公害纸袋苹果,个大、果形正,色泽鲜艳江润,外表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合,咬一口细脆津纯,清香甜蜜且果肉硬度大,纤维少,质地细,糖分含量高。捍苹果产自山西省翼城县紫琴村、捍村等直至隆化镇,长约8
金滩肉桂
滩肉桂
2023-11-06
滩肉桂:滩村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榃滨镇东面,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3038人,耕地面积1420亩,山林地1450亩,主产的肉桂、松脂,是全村收入来源。肉桂,亦称中国肉桂,肉桂为桂树的皮,干燥后为桶状,称桂通,是我国著名的天然香料和名贵中药材,广东省
金丰猕猴桃
丰猕猴桃
2023-10-19
丰猕猴桃:神龙架丰猕猴桃以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该品种果实大,平均果重91.8110.3克,最大果重可达169克左右,果实椭圆形,果形端正,整齐一致,果肉黄色,质细、汁多,天酸适口,有清香,含可溶性固型物百分之12.515,总糖百分之7
金软黍
软黍
2023-08-13
软黍:产于大盂镇家岗旱地丘陵区,生育期95105天,秆硬抗倒伏,千粒重7.28.1克,粒色土黄,米色金黄,粘性大,食味好,出米率为7580%,亩产500斤左右,1983年开始推广,到目前我省许多丘陵山区县有种植,并且已推广到辽宁、陕西、甘肃等地。
金江茶叶
江茶叶
2023-07-07
江茶叶:江茶叶产于四川省宜宾,该茶叶远销前苏联、欧美、日本、中东、东南亚及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遍及华北、东北、西北等省区。畅销砖茶深受西藏、内蒙古等兄弟民族土特产的欢迎。产品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奖。早白尖工夫茶1985年获二十四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
金芭蕾黄花菜
芭蕾黄花菜
2024-01-14
芭蕾黄花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有萱草、红萱、黄花等种。因其花蕾黄色,形似金针,故名。芭蕾黄花菜原产于新泰市汶南镇,种植历史已达100余年,并由原来的堰边种植转到大田种植为主,又经过选优后实施设施栽培。黄花菜主要营养成份有胡萝卜素、铁、钙和氨基酸,具有
金阳白魔芋
阳白魔芋
2023-11-28
阳白魔芋:阳白磨芋具有色白、沙细、肉泡的特点,其富含葡甘露糖,含量达65%。颗粒透明,光泽度好,膨化力强,不变色,味清香,经四川省产品质量所检验,粘度达1800粒帕,远高于1200粒帕的国际标准。在同类产品中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于1995年在中国成都国际食
金萱茶
萱茶
2023-11-05
萱茶:高桥镇山清水秀,广阔的丘陵地带远离城市工厂,没有任何污染,适合发展茶叶生产,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开始引进种植,经过几十年改良,逐步培育品质优良的萱茶品种。该茶茶色碧绿清沏,滋味鲜醉甘香,香气扑鼻清高,叶底嫩绿明亮,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畅销
北岭丸子
岭丸子
2023-12-09
岭丸子:利津岭丸子,是当地人民举办重大宴席时备受推崇的一道名菜,它来源于民间传统的烹饪技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它只出现在个别家庭宴席上,进入八十年代后,是岭乡陈、赵、岳、李四家先后把岭丸子这一地方名吃推向市场,并逐渐做大作强,成为利津饮食文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