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金鸡碑及五猖神庙碑 相关景点共 7500
刘公抗俄碑
刘公抗俄
2023-03-29
刘公抗俄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柳河县五道沟镇年代:近代类别:石刻管理单位:柳河县文管所是否开放:否刘公抗俄石碑位于柳河县城南部30公里的五道沟镇沙家街村西山上,地理坐标,东经125°52′,北纬42°08′。距沙家街村1.5公里
清水县创建宣德堂记碑
清水县创建宣德堂记
2023-05-23
清水县创建宣德堂记位于清水县永清镇赵充国陵园碑廊内。年代为元•至正元年(1341),类别为石窟寺石刻。2010年3月30日公布为清水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北三侧均以碑廊为中心外延10米以内;西:以断崖为界
康熙平定噶尔丹纪功碑
康熙平定噶尔丹纪功
2023-05-13
康熙平定噶尔丹纪功原称圣祖御制崇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席力图召和小召(崇福寺)内。清康熙皇帝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御制刻,用以纪念平叛的胜利,表彰两寺助战功绩
程氏古民居-圣旨碑、义官桥
程氏古民居-圣旨、义官桥
2023-07-23
程氏古民居圣旨、义官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岙底村。圣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岙底村中部。圣旨外亭子,原为砖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现为水泥质,1996年重建,六角攒尖顶。岙底村圣旨现基本保留原貌。青石材质。体立面上圆下方
依克唐阿碑
依克唐阿
2023-07-14
依克唐阿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四批1987.10.20地址:敦化市大石头镇哈尔巴岭村东北年代:清代类别:石刻管理单位:敦化市文管所是否开放:否立于敦化安图交界的哈尔巴岭岭岗上,该处有一条年代:清代的官道
大金得胜陀颂碑
大金得胜陀颂
2023-07-14
身高177厘米,宽85厘米,厚31厘米,碑身左右边缘阴刻忍冬草纹饰,正面刻有汉字碑文815字,背面刻有女真大字碑文1500余字;碑座为龟趺,长160厘米,高72厘米,宽97厘米。石碑全身高为328厘米
四皓碑林园
四皓林园
2023-10-03
四皓墓,州西三里许,傍金鸡原,坐鹿迹村,高冢星罗,苍茫磊落。陵前栋宇数楹,中有四短碣,分镌皓图,古貌俨如。名流经此,每多留题焉
宋徽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
宋徽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
2023-04-10
宋徽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宋徽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时代为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同公祠保护范围。
尊师亭与教泽碑
尊师亭与教泽
2023-04-07
尊师亭与教泽是为纪念曹靖华父亲曹植甫先生建造的,位于五里川中学院内,于1985年9月4日竣工,该建造主体为六棱形亭式建筑,两边各附两间平房,占地120余平方米。教泽置于中部六棱主体建筑内,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呈四棱体,鲁迅先生亲书的碑文经原体放大后
武翼大夫夫妇合葬墓(含碑)
武翼大夫夫妇合葬墓(含
2023-10-07
武翼大夫夫妇合葬墓(含)位于芦阳镇,时代为清代。2009年7月6日,武翼大夫夫妇合葬墓(含)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坟茔四周1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坟茔四周30米内,武翼大夫夫妇合葬墓(含),武翼大夫夫妇合葬墓(含)简介,武翼大夫夫
《西门大夫庙记》碑
《西门大夫庙记》
2023-09-01
西门大夫庙记宋安阳县《西门大夫庙记》原立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公社北丰乐镇东的西门大夫庙内。西门大夫庙约始建于汉代,据记载,北齐、宋、明等朝又先后几次加以修葺。庙宇今已不存,但基址仍明显可见。现有宋、明、清三代撰刻的石碑
汉高祖刘邦斩蛇碑
汉高祖刘邦斩蛇
2023-09-01
汉高祖刘邦斩蛇是后人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碑记。据史籍记载,刘邦斩蛇之后就隐藏在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后来返回沛县杀了县令,扯旗造反,早期就活动在芒砀山一带,并以此为根据地,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后经数年,终于在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王朝
华县李元谅碑
华县李元谅
2023-10-02
华县李元谅李元谅(732~793),先世为安息(古波斯)人。本姓安,在潼关领兵10余年。建中四年(783)出兵击败朱泚部,收复华州,晋镇节度使。次年,与李晟等收复京师。贞元三年(787),与吐蕃会盟有功,赐姓名李元谅,任陇西节度使
剑河南加例定千秋碑
剑河南加例定千秋
2024-01-15
贵州省剑河县的例定千秋为清朝时期,苗、侗族百姓为表达对朝廷剥削和官员的贪腐不满而立.石刻底座上的三个圆形图案分别为寿字纹、太阳纹和莲花纹,表达了苗、侗族人民希望例定千秋能够永存,造福后人;希望朝廷能够按照上的条例结束地方官吏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光照万代,
女皇御书升仙太子碑
女皇御书升仙太子
2023-10-30
升仙太子位于洛阳东30公里偃师市府店镇南缑山之巅。这里是传说中周灵王太子晋升仙的地方。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于二月初四日由东都洛阳出发赴嵩山封禅,途中留宿缑山,游览了刚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一时兴至,便撰写了这篇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