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铜鼓村 相关景点共 7500
花岗古村
花岗古
2023-11-13
花岗位于浙江洞头县的中部,四周依山傍水,村庄建筑错落有致,别具风格。花岗主要以渔业生产为主,因整个渔村房屋建筑主要以石头结构为主的特点,极具浓郁海岛风情。的来历像一首诗,几百年前,几家闽南人从海上登岛,看到漫山遍野的是燃烧的杜鹃,那花,就像原住民
嘎冲村遗址
嘎冲遗址
2023-05-07
嘎冲遗址嘎冲遗址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嘎冲,海拔3632米,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由于近年来人们将这里作为取土场,遗址近一半面积遭到破坏。考古专家不仅在遗址地层断面周围发现了金属冶炼时使用的陶制器具,残铁块、铁渣子、兽骨、木炭、灰烬、房屋遗址等遗物
古夏古村
古夏古
2023-06-18
古夏古属仁化县扶溪镇管辖,扶溪镇地处粤北仁化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36公里。而古夏处于扶溪镇东边,距镇一公里之遥。古夏后有二座蜿蜒盘踞的山峰,人们分别叫这二座山峰为大丛山、小丛山,双峰并肩而立,似双龙并卧
扬美村烽火台
扬美烽火台
2023-09-03
扬美烽火台扬美烽火台。位于江西镇扬美左江边,距江面20多米高,相传此烽火台过去为青砖堆砌而成,高约一丈,呈烟囱型(如今只留传一块圆型的灰褐色大石头),是起于凭祥附近,途经广西、广东,终点为福建厦门的烽火台带其中的一个点
红旗村墓群
红旗墓群
2023-03-29
红旗墓群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公主岭市环岭街道红旗年代:金代类别:古墓葬管理单位:公主岭市文管所是否开放:否红旗墓群为金代墓群。墓地北高南低,未见封土,墓地中有一组石雕,四周散布着砖、瓦碎块和陶片等
子村龙眼井
龙眼井
2024-01-12
龙眼井子龙眼井是两口历经数百年的古井。位于村中惠封庙大门前面。左右两口相距约40米,形状大小一致,均是石头围砌,1.3米见方,井口深1.5米左右。风水大师说:子乃回龙顾祖之地,古井刚好在龙头,恰似两只龙珠眼,故称龙眼井
党集村古井
党集古井
2023-08-25
党集古井年代为明,位于党集镇党集。2019年3月18日,党集古井被公布为成武县人民政府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南侧井沿中心为基点(东经115°56′51.85″,北纬35°01′0.55″)
芹川古村
芹川古
2023-03-04
芹川古坐落于淳安县浪川乡,至今仍保存着300幢明清时代的徽派古建筑,建筑物内有雕梁画栋,还有水榭、楼阁、戏鱼池等。一走进芹川,就能感到一种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芹川慢生活,适合度假休闲
四马台村
四马台
2023-12-01
四马台位于房山区霞云岭乡,北京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北京市区约103公里。地处海拔2161米清凉世界天然氧吧之美称的白草畔山腰,平均海拔900米。中文名:四马台行政区类别:所属地区:房山区霞云岭乡海拔:1400m
访尧村古建筑群
访尧古建筑群
2023-06-14
访尧古民居群位于双牌县江村镇访尧,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经过两百之年的按规划有步骤的建设,到清嘉庆年间(1796-1819)新屋门周氏宗祠的竣工,已成为聚族又数百户,烟罗列,丁甲蕃昌,文明之盛,缙笏之荣,固为州里所争羡,而山川之灵秀,田土之饶肥
星塘古村
星塘古
2023-06-11
星塘古位于资兴市程水镇星塘东北面。古以李氏曹氏家族为主,据家谱记载李氏是唐朝德宗年间平西王宰相李晟的后代,北宋年间迁入资兴发展而成。曹氏是唐代北朝龙王曹代飞的后裔,明代迁入于此。星塘古现有古民居86栋,大小祠堂4座。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00多年
青桐古村
青桐古
2023-06-29
青桐,位于雷州市英利镇东部,因址原为山林,长着高大的青桐树,又坐落在湛江四大玛珥湖之一的青桐洋上而故名。前是万顷洋田,后是背靠龙脊岭、鹰峰岭。该村面积130多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居住着詹、吴、邓、陈、李、薛、王、周、卞等十几个姓氏家族
淡村黄帝庙
黄帝庙
2023-09-03
黄帝庙淡黄帝庙位于福建园街道淡砂场附近,江南大道外的邕江边。庙宇建于宋代以后,具体年月已无从稽考。南宁历年出版的地图均标有淡黄帝庙的方位。宋皇祐五年(1053),宋仁宗派枢密副使狄青率大军南征侬智高,黄帝的后裔随军征战或战后移民至岭南
小朝村汉墓群
小朝汉墓群
2023-07-10
小朝汉墓群小朝汉墓群(第一批省保)时代:汉地址:永济市赵柏乡小朝庞家堡北500米墓群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5公里,原有大、小墓冢9座,兴修水利中被平7座。现仅存2座,一高4.5米,周长45米,另一高3.5米,周长32米
槎塘古村
槎塘古
2023-06-26
槎塘古位于回龙镇北的香炉岗东北麓,全村共有83户,总人数303人,是远近闻名的华侨,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村民全是由九里一坊儒家文化古村落黎槎移居于此的苏、蔡族人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