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镇隆古书院 相关信息共 7500
安宁太极书院
安宁太极书院
2023-05-05
安宁太极书院位于安宁市一中内。安宁一中前身系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兴建的太极书院,迄今已有228年(2017年10月)的历史。太极书院,坐西朝东,四合三天井,现有藏书楼、礼堂及南北厢房。占地面积为11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0平方米
益津书院
益津书院
2023-07-01
霸州市益津书院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改建为高小学堂。2006年初,霸州市投资1750万元恢复重建益津书院。益津书院占地29.61亩,总面积19740平方米,由开放式文化广场、书画院和展厅三部分构成
荆门龙泉书院
荆门龙泉书院
2023-10-13
龙泉书院,位于湖北荆门。清乾隆十九年(1754)知州舒成龙建。中文名:荆门龙泉书院类别:古代学院所在地:湖北荆门所处年代:清
秀容书院
秀容书院
2023-11-24
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为忻州市第一所学府。原书院东边是文昌祠,后书院逐渐扩建,文昌寺并于书院中。在书院西坡上先后修建三个风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为三亭中之最,每边长约三米,亭高约九米
高峰书院遗址
高峰书院遗址
2023-06-04
高峰书院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石牌村。始建于宋代,近代荒圯。1996年发现,2003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显示整个书院遗址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高峰书院为宋理学大儒黄榦讲道著书和归隐之所
晴川书院遗址
晴川书院遗址
2023-04-08
晴川书院遗址位于沙市区便河西路西侧。晴川书院成立于1912年,从最初由同乡会捐款成立的会馆,扩建成为晴川书院,学生也从当初只招收同乡会的后代,变为面向所有想要求学的学子们开放
五阳书院
五阳书院
2023-06-10
五阳书院位于建始县业州,清代,现存讲堂、连珠堂以及东西号舍等40余间,总建筑面积2530平方米。讲堂是书院的主体建筑,由前厅、后厅、中厅及左右斋房组成,开间23.8米,进深15.4米;东西好舍开间4.7米,进深5.2米;连珠堂前后建有大珠泉、小珠泉两个水池
“龙潭书院”石刻
“龙潭书院”石刻
2023-06-11
龙潭书院石刻为桂阳县文物保护单位。龙潭书院石刻位于桂阳县一中院内,时代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类别为石刻。龙潭书院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刻基座四周向外延伸30米建筑控制地带:石刻基座四周向外延伸60米
三日游•承德+古北水镇篇▷▷▷
三日游•承德+北水篇▷▷▷
2023-08-18
三日游•承德北水篇▷▷▷:品质保证餐:2正餐承德特色餐(正餐400元餐标10菜1汤)住:承德市内准四标准住宿(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专业导游服务)游:景点参观时间充裕保证北水游玩时间北水:欣赏3D裸眼灯光秀、无人机孔明灯购:纯玩无购物、全程不进购物店
郅隆泉酒
泉酒
2023-08-16
泉酒:郅泉酒驰名中外牛庄郅泉烧锅(也就是制酒厂)建于1899年,地址在城东北太平桥东,由郭家楷开办,经理人是王占魁,资本金6000元,店伙计60余人,每天3班,每班6人,1次投主料高梁1000公斤,用的是郅泉水,日产酒1200公斤,年产酒36万公斤。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2023-02-27
嵩阳书院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荣阳书院
荣阳书院
2023-06-17
位于广东东莞市新维村内,旧址在现新维文化活动中心,建于清代中末期,与东莞宝安书院、石龙龙溪书院齐名,面积600多平方米,书院颇具规模,有岭南建筑风格,三进两厢,环境幽雅,内设书房、议事厅,是叶姓子弟求学和考取功名的场所。
宏道书院
宏道书院
2023-10-02
宏道书院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北,是陕西省明、清四大书院之一,由三原人王恕之子王承裕(明嘉靖户部尚书)于弘治七年(公元1494)创办。书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亩,院内栽植松柏,花木葱郁,现存日式教学楼一座,房舍建筑坚固,雕刻细腻,气势恢宏
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 广州长隆门票价格 广州长隆攻略
广州长旅游度假区 广州长门票价格 广州长攻略
2024-03-18
说起假期要去哪里玩,其实去广州长这里最是合适了,这里不仅游玩设施齐全,还有着很多有趣的表演,那么,我们要怎么在这里玩耍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推荐一份广州长这里的游玩攻略吧!我们一起来看看!
雷阳书院
雷阳书院
2023-08-01
雷阳书院坐落县城东门,化龙桥附近,为一座清代风格的古建筑群。始名来仙书院,清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陈柿祚筹资兴建,后任知县狄宽加以修茸,改名为雷阳书院。咸丰八年(1858)因兵荒水患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