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长江文明馆 相关景点共 2246
上海农业科普馆松江馆
上海农业科普松江
2023-10-23
上海农业科普松江位于素有土净、水净、气净三净之称的松江现代农业园区五厍示范区,展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展出面积2500平方米,内设序、物产、农具、棉纺、民俗及水稻等六个展馆
文明峰塔与华表峰塔
文明峰塔与华表峰塔
2023-06-19
文明峰塔塔坐落在长江镇东面1公里桐子坪山顶,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清道光已亥年(1839年)重修。该塔为平面六角形七层,门拱檐假平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9.2米
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
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
2023-04-27
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是三峡坝区最早开发的景区,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中文名: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外文名:TheYangtzeRiverThreeGorgesProjectjarmoun
长江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06-07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石省市境内,面积2000公顷,1990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鳍豚及其生态环境
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
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
2023-04-08
武汉横渡长江博物馆位于汉口江滩公园内、江滩防洪纪念碑正对面。该馆采用苏式建筑风格设计,总建筑面积4975平方米,高42米,共7层。博物馆展示厅由序厅、主展示厅、体验厅、观景区等组成,展示内容包括击水中流、情系长江、大江弄潮三部分
霅溪馆
霅溪
2023-11-19
霅溪位于湖州市飞英公园内,原为东晋谢安故宅,南朝吴兴太守萧琛始建为白萍。唐开元二十四年,刺史韦明扬改为开政。唐大历九年,湖州刺史颜真卿,改名霅溪,1996年仿建于飞英公园。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2023-05-19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由南京农业大学与南京博物馆合作共建,下设办公室、文物征集部、规划展示部、研究部、宣传推广部等。坐落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博路1号
国际长江漂流培训基地
国际长江漂流培训基地
2023-09-11
国际长江漂流培训基地位于市西区格里坪金沙江畔,由攀枝花发电公司苏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已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了休闲别墅、会议中心、茶楼、游泳池、沿江便道等,配套了餐饮、娱乐、健身服务,开设了万里长江第一漂金沙江漂流项目,既有专业漂流的难度和惊险刺激
南溪·长江第一湾景区
南溪·长江第一湾景区
2023-03-03
南溪·长江第一湾旅游景区是长江三江汇流后第一个大回转。江水在此延绵10余公里,回转幅度近90度,是长江生态综合治理(南溪段)项目中第一个景区。区位优势明显,邻近G93的罗龙高速路出道口,距蓉昆高铁南溪站20公里左右,渝昆高铁南溪站30公里左右
西段乡村记忆馆
西段乡村记忆
2023-08-20
西段乡村记忆坐落于乐陵市西段乡西赵村,西临248省道,东接大庆路,是全市独有的乡村记忆,反映了乐陵当地尤其是西段乡的特色文明乡风、道德先进人物和近60年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堪称德州市规模最大、布展档次最高的乡村记忆
南京长江观光风貌区
南京长江观光风貌区
2023-11-03
南京长江风貌区,是以气势磅礴、烟波浩渺的长江为轴,远近山峦为背景,展示古都山川形胜,构成江景、城景、港景、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相交融的沿江风貌带。长江风貌区水域范围,北岸上起驻马河,下至与仪征交界处,全长88公里,南岸上自慈湖口、下至大刀河,全长98公里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
2023-06-30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黄石市城区与黄冈市浠水县之间。1991年10月开工建设,1995年12月建成通车。桥梁总长为2580米,桥面宽20米。其中主桥长1060米,黄石岸引桥长840.7米,浠水岸引桥长679.21米
海战馆
海战
2023-08-16
日照海战坐落于日照万平口海滨风景区,展馆建筑为万平口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向游客展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次以少胜多的海战。日照海战6月30日起正式对游客开放。日照海战取材于宋金时期发生在日照石臼岛的一次大规模海战,展馆以宋金海战为主线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
2023-10-15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铜陵市羊山矶下游600米处,是徐州至屯溪南北贯通线跨长江天堑的特大桥梁。大桥全长2592米,其中主桥长1152米,引桥长1440米,桥面宽23米,作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其综合性能属国内一流,国际先进
梅花馆
梅花
2023-06-21
梅花既是清末文人故居,又是东团(抗战时期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活动旧址,坐落在惠州城区金带街上的梅花,见证了晚清士人张友仁投身地方建设、济世救国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