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长沙周边适合全家出游的地方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苏三墓
2023-11-23
在河北省曲周县城西里处,有一个古老的坟墓,最大的一个是王景隆的,最小的一个墓是玉堂春的,玉堂春的墓埋在坟地的东北角,很不显眼的地方,并没有和王景隆合葬,玉堂春就是苏三,玉堂是她的艺名,在曲周县关于玉堂春的传说很多.明朝正德年间,曲周县出一个礼部尚书叫王琼.王尚
犀溪
2023-08-03
犀溪,因在其西浦村的河滩上发现有印有犀牛脚印的溪石而得名,一个有着江浙风情的闽东小镇。犀溪位于福建宁德市寿宁县的犀溪乡,和浙江的泰顺相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民风淳朴,风景怡人。作为集浙南乡村灵秀于一身的犀溪,绝对能让远行的你得到所要寻找的美好和宁静
拉孜温泉
2023-09-30
拉孜是日喀则地区西部的一个大县,它的发展和繁荣,也许与这个县的温泉有关。拉孜温泉位于县城东北方15公里处,坐落在中尼公路的北侧约2公里的地方。当地群众把这个温泉称为西金泉。由于温泉的存在,当地的地名都依此而得名,温泉所在的乡叫温泉乡,温泉所在的村叫温泉村
古茶王
2023-09-29
据专家们研究考证,西双版纳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是人类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这可以从两株古茶王得到证实。这两株古茶王现已成了考察研究的活标本和旅游观光的新景点,特别是一些茶学家、植物学家对此十分感兴趣。一株位于勐海县城西南60公里的巴达乡贺松寨山谷
永丰古建筑群
2023-06-27
在距德庆中部永丰镇三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古蓬村。该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代,成村于清朝中前期,现存约300多座古老的民居,形成一个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古蓬村座北向南,建在坡度较小的坡地上,建筑物较为齐整,纵巷较直,大小巷道均用石头铺就
湘粤赣红军游击队桂东活动旧址——西边山桃寮村
2023-06-11
这里有离天三尺三的八面山。有古树参天,密林簇拥的原始次森林。现在,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到了附近那一排排高大的核桃树吗?正是有了这一片的野生核桃林。所以当地人把这个小村庄叫桃寮
五大连池水晶宫
2023-05-17
水晶宫也叫冰洞,是51.2万年前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一方面由于古火山地下有岛状冻土层存在;另一方面由于火山喷发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受冷空气的作用,表面凝固成硬壳,而下部的岩流仍继续流动,在后续岩浆补充不足的地方就形成了中空,受冻土层温度影响整个岩浆冷凝后
胜棋楼
2023-11-13
胜棋楼胜棋楼是莫愁湖内的主景点胜棋楼是一座明清风格的历史建筑,楼分两层,青砖小瓦造型庄重,工艺精美,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公元1871年复建,原是明太祖朱元璋与他的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经常奕棋的地方,徐达棋艺高超,但屡下皆输,其中的奥秘朱元璋十分清楚
天坑奇观
2023-11-05
沾益县大坡乡境内有4道天坑,最宽的达180米、深170米,属地壳陷落而成,天坑内尚有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是我省首次发现的大自然奇观。天坑在地理学上叫漏斗,是溶洞坍塌或地表水流人地下时溶蚀而成。在已往的历史岁月里,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天坑发现
庙岛天后宫
2023-10-30
庙岛天后宫是位于庙岛景区的妈祖海神庙。因公元1122年福建会馆在此建造了妈祖海神庙——天后宫而名扬四海。庙岛是沿海一带,特别是闯海人所崇拜和向往的地方。长岛航海博物馆就设在天后宫内,馆内陈列的历代航海工具串起了长岛的闯海史,给人以知识,助人以游兴
永厚陵
2023-10-22
永厚陵位于巩义市区,永昭陵西北约200米的地方,近巩义市中医院,为宋英宗赵曙的陵墓。宋英宗本与皇位无缘,因宋仁宗无子,才成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陪葬陵墓有高皇后、吴王颢等,据说杨六郎杨延昭的陵墓也在其中
西栅昭明书院(太学)
2023-10-20
•西栅古朴安静的读书处,来这儿倚窗阅读,感受乌镇的人文气息。景点介绍昭明书院坐落在西栅景区内,是南朝梁朝明太子幼年在乌镇读书的地方。如今,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古朴的鱼池、牌匾,书院里面还有一个小型阅览室,时间充裕的话来读读书,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鲤鱼门
2023-04-24
介绍鲤鱼门是香港海峡之一,为香港维多利亚港东面的出口,相对以西的汲水门,分隔香港岛东部及九龙半岛东部。在香港岛及九龙分别都有地方以鲤鱼门为名,而九龙鲤鱼门以海鲜出名,现在所说的鲤鱼门多指九龙的海鲜鲤鱼门。九龙的鲤鱼门是属于观塘区,位于油塘及三家村一带
澳门手信博物馆
2023-04-23
中国人到每一个地方都习惯买手信,而澳门的手信可谓历史悠久,杏仁饼、花生糖和肉干等已成为澳门手信中的佼佼者。由澳门巨记饼家支持成立的巨记慈善会,为传承澳门本土文化,保留珍贵历史,经过多年筹划,创办全球首间第一所以纪念品为题材的博物馆——澳门手信博物馆
醒狮洞
2023-06-10
醒狮洞是建始八景之一的石洞通天,位于朝阳观山脚,传说是玉峰禅师炼丹的地方。宋朝大诗人黄庭坚有诗云:古木萧萧洞口风,昔人曾此出樊笼,崖前况有涓涓水,好涤尘襟去效翁。在石通洞口的左壁,刻有元老石瑛题写的醒狮洞三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