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长沙哪里适合带小朋友玩 免费又好玩的地方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潘玉麟糖粥
2023-08-29
卖的是很正宗的苏州甜食,糖粥用糯米熬出来,浇上又稠又厚的豆沙,拌上桂花,香甜不腻;赤豆小圆子也怀旧温暖,仍是小时候的味道。摊主是一对老夫妻,态度超级和蔼。客人很多,有慕名的、有路过的,想吃的要赶早哦。
蕈油面
2023-08-29
蕈油面:松树蕈油面,这种面是常熟的一个传统的特色面点,有素中之王之称,兴福蕈油面在常熟是出了名的。蕈,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它生长在松树的根部,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它的主要生长期是春秋两季,那个时候的蕈又嫩又鲜,可是新鲜采下来的蕈里有很
津市炖粉
2023-10-30
津市炖粉:津市炖粉是湖南省常德市津市的特产。炖粉在津市,只有圆的,不吃扁的,炖的滑溜溜一根,一直溜到喉咙里,溜进心里,配上香浓的牛肉汤底和炖的又香又烂的牛肉,怎一个美字了得。津市炖粉就是米粉火锅,新近出现的事物。当地人每逢节假日,都喜欢邀上三亲四友,找一家小餐
口味虾
2023-12-05
口味虾:口味虾,又名麻辣小龙虾、长沙口味虾、香辣小龙虾等,是湖南省著名的传统小吃,以小龙虾制成,口味辣鲜香,色泽红亮,质地滑嫩,滋味香辣。20世纪末开始传遍全国,成为人们夏夜街边啤酒摊的经典小吃。主料所用龙虾原产自北美洲,1918年由美国引入日本,1929年再
莲子八宝饭
2023-07-03
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从挖掘出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曾食用过莲子。莲子八宝饭是东平传统名吃,也是宴席上常备的甜食之一(按我国传统习
客家元宵
2023-11-14
客家元宵:元宵的制作方法比较简便,人们用糯米粉搓成小粉团,里面加进芝麻、红塘、花生仁末,放入糖锅煮熟,元宵带汤一人一碗,制作精巧,吃起来嫩滑爽口,满口芝麻和花生香味。
子长八楞南瓜
2023-12-30
子长八楞南瓜:八楞南瓜:子长南瓜很多,但风味品质最佳的要算八楞南瓜,特别是种在红胶泥地里的品质最佳。楞深而瓜皮坚硬,肉厚而今瓤少,又粘又甜,吃起来十分爽口。一、生长环境南瓜适宜生长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又可耐高温高湿,但土壤湿度过大不利生长,土壤相对湿度以5
百花豆腐
2023-12-20
如果没有清蒸汁时,则此道料理中,可以1又1/3大匙生抽加入1又1/3大匙的水以及少许香油一起煮开代替清蒸汁。豆腐是汉族传统豆制品,是我国炼丹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道百花豆腐就是一
酸酢鱼
2023-10-30
酸酢鱼:在土家族、苗族同胞中,有一种美食,是独具地方风味的美味佳肴,这就是鲜为人知的酸酢鱼。将捕捉到的新鲜小鱼,破肚洗净,裹上米粉(米粉中要放少许食盐,调匀),然后放进菜坛内,腌扑3至5天,待有酸味以后再挖出来用茶油或其他植物油炸熟,这样色泽金黄,味道又酸又香
馄饨老鸭煲
2023-09-05
馄饨老鸭煲:馄饨老鸭煲是一道嘉兴西塘的土菜,据说是这里的烧窑工发明的,因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于是窑工们就地解决,在窑里炖起了老鸭,但光光是鸭肉,又吃不饱,便有窑工在煲里加入馄饨,既可以充饥,又补充了营养,一举两得,馄饨老鸭煲便在窑工中间传开来,后来西塘百姓
钦工肉圆
2023-08-25
钦工肉圆:菜系淮扬菜荤素荤钦工肉圆的制作,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它的特点是:光滑细嫩,富有弹性,色白汤浓,味道鲜美。当地有民谣称赞曰:钦工肉圆撂过墙,拾起还是圆又光;掉在地上跳几跳,吃到嘴里嫩又香。钦工肉圆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配料多样。首先要选择好主要原料:猪后腿
青草坝萝卜
2023-07-05
传说当年曹操下江南带领83万人马路过青草坝,官兵又饿又渴,曹操看到当地的萝卜又大又多,于是就下令官兵们吃,吃了三天三夜没吃完,剩下的萝卜就化成江水,流下去把下江人淹得喊天叫地,三天不退。据当地的百岁老人高百诚回忆,其祖上种植
天津绢花
2023-06-11
天津绢花:天津的绒绢花以人称花儿刘的武清县刘享元的作品最为驰名。南王坪村王永寅擅制纸、绢、绫、绸、通草花,其作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50年代初,绒绢花鸟艺人开始制作绒鸟兽,销往国外;70年代后期又制作绒绢昆虫;80年代,又发展了绒制滑稽动物、人物和绢制把花、盆
米易雪梨
2023-12-07
米易雪梨:米易种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米易的梨大多是山野中自生自长的又酸又涩的火把梨、水扁梨、称砣梨,品质差、产量低。经过科技人员和种梨区群众多年的探索努力,米易梨开始走向优质高产,逐渐扬名四方。近二十多年来.米易先后引进了金川雪梨、金花雪梨
洋县面皮
2023-12-24
洋县面皮:面皮是洋县一种极普通的饮食。它以本地特产大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简使,家家会做。面皮既是主食,吃两老碗可以果腹,又似菜肴,具有独特的美昧,所以人人爱吃,久吃不厌。乡里人在家天天吃面皮,但一进城还是找面皮担子,因为既经济又实惠。面皮虽是洋县最平常的饮食,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