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长白山天池——一生中必去的地方之亲历攻略献给大家 相关景点共 7500
善财洞
善财洞
2023-07-06
善财洞寺位于山西五台山,是传说中顺治皇帝出家地方,系黄庙,建于清朝。背倚黛螺顶,面临清水河,景色非常优美。寺分上下两院,相距约百米,下院是主寺,建于清乾隆年间,坐东向西,中轴线上有三进殿宇,两侧则是禅堂僧舍,布局也颇庄严
张书印墓
张书印墓
2023-03-23
原位于村北,1974年因修建地方铁路,将墓地迁于村东岗(现址)。张书印,字信符,新密市大隗镇进化村人。在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1921年考入开封甲种商业学校。1923年2月受党指派参加二七大
龙泉宝溪景区
龙泉宝溪景区
2023-02-20
景区内古村散落,民风淳朴,生态极佳,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用矿泉水洗澡地方。中国龙泉宝溪景区位于龙泉市宝溪乡境内,距龙泉市区约50公里,景区核心区域为乡集镇所在地溪头村
乳泉山景区
乳泉山景区
2023-09-18
乳泉山又名小方山,亦名紫云寨,位于离南充5公里嘉陵区西兴镇东三里。该景区面积不大,但景观独特,将地方生殖崇拜、长寿文化、生文化融为一体。山体由石灰岩、砂岩组成,山顶平缓,山体南面形成两级崖壁,上面一级崖壁高约5米,长100米,形态完整,颜色灰暗
广州东山新河浦
广州东山新河浦
2023-11-06
新河浦,是位于中国广州市东山一个地方,以东山小洋楼著称,是广州旧豪宅区。新河浦区域范围大致为东起达道路、西至均益路,北接庙前西街、庙前直街、寺贝通津和广州铁路局用地,南临东华东路、新河浦涌和东山湖公园,面积大概有62.9公顷,合共有493栋历史建筑
桂林石刻
桂林石刻
2023-04-30
桂林石刻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近城普陀山、月牙山、龙隐岩龙隐洞(桂林碑林)、虞山、象鼻山、文庙等30余处名山洞府。桂海碑林龙隐岩和龙隐洞是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地方。石刻群以摩崖为主,包括摩崖石刻及摩崖造像。桂林石刻始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
毕齐格图岩画
毕齐格图岩画
2023-07-11
毕齐格图,蒙语即有字地方,坐落在乌兰哈达苏木东南部丘陵地带一条小峡谷中。峡谷自西向东延伸,峡谷一带清泉常流,怪石瞬峋,石壁多系黑色花岗岩,坚硬光滑。岩画在小峡谷尽头,由于南壁坡度低缓,且受西北风剥蚀,石质松散,而北壁陡峭,岩画多凿刻在北壁岩石上
一片瓦游览区
一片瓦游览区
2023-08-03
一片瓦游览区在太姥山西南部,为太姥娘娘得道升天地方,是一处以幽取胜佳境。挤过仅可容一人侧身而过一线天洞,穿过白马洞,便到一片瓦。到此,可边听太姥娘娘升天故事边赏金龟爬壁、金鸡报晓等景观群,可到尧封太姥舍利塔、太姥圣殿凭吊闽越第一女神
掌坳苗寨铜鼓
掌坳苗寨铜鼓
2023-09-21
掌坳苗寨铜鼓掌坳在苗语中意为生长八月竹地方。掌坳村位于雷山县城南往榕江方向7公里处,背靠青山坳,以铜鼓和铜鼓舞闻名于世,这里是铜鼓舞发源地,面临巴拉河。寨子住地斜平,块状聚落。全村176户人家,四个村民组,668人,全为吴姓苗族。掌坳铜鼓舞源远流长
罗泉刘家大院
罗泉刘家大院
2023-09-15
罗泉刘家大院(资中县)罗泉刘家大院绣楼是大户人家刘明金房屋,修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420平方米,前面一个天井、后面一个天井中间为两楼一底穿逗式木结构房屋,是典型四合院建筑风格,刘家小姐绣花和居住地方,小姐一经住上绣楼直至婚嫁便不能下绣楼
郭厦寺
郭厦寺
2023-09-08
郭厦寺位于仲巴县南部纳久乡郭厦寺—全名叫果厦仁增达丹寺(系藏语寺庙门面向东,具有永久不灭佛学文化之意),该寺坐落于仲巴县纳久乡政府所在地背后150米左右处帕日(系藏语中间山之意)山脚下,建寺地方具有很多特点:西面有雄伟壮观杰玛雍忠冰川
洪斗坡白鹭乐园
洪斗坡白鹭乐园
2023-09-07
洪斗坡白鹭乐园洪斗坡白鹭乐园位于五指山屯城镇北二公里三发乡洪斗坡村,是村民自觉保护鸟类形成一处独特生态景观,被誉为白鹭乐园。洪斗坡村仅有十几户人家,人口不足百人。每当春暖花开时节,一群群白鹭鸟便从遥远地方迁栖到这里,为洪斗坡村带来活力与生动
棍拉嘎布山
棍拉嘎布山
2023-09-30
棍拉嘎布山棍拉嘎布山在那曲比如县境内,位于杰雪苯龙嘉母沟顶。藏地称萨普棍拉嘎布,汉地称西南岗嘎玉日,印度称有桑韦若惹杂,象雄称仲切棍拉嘎布,人们习惯称为五名山。棍拉嘎布山是得道修行处,是一位法力无边守护神
沃德贡杰雪山(沃德贡姐雪山)
沃德贡杰雪山(沃德贡姐雪山)
2023-09-30
沃德贡姐雪山沃德贡杰化身是西藏桑日县沃卡地方一座山峰,海拔5998米。沃德贡杰神山群峰逶迤延绵,主峰巍峨壮观,向西北俯瞰着沃卡大地;东南侧是雅鲁藏布咆哮开凿达古大峡谷和达古自然风景区。环沃德贡杰神山有一条朝圣路
万仙楼
万仙楼
2023-08-22
万仙楼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泰山中麓红门宫北,又名望仙楼。是跨道门楼式建筑,明万历年间(1620年)创建,保存了清代建筑风格。原供祀王母,后来祀奉碧霞元君。传为泰山群仙聚会、议事讲经地方。万仙楼门洞东侧有隐真洞,为旧时道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