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 相关信息共 6408
悬钟岭战斗旧址
悬钟岭战斗旧址
2023-04-04
悬钟岭战斗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瑶山村西福自然村。1949年7月28日,国民党军组织清剿大洋,妄图歼灭闽中支队司令部。闽中支队司令部领导得到情报后,与解放军先遣队领导共同研究确定反清剿作战方案,确定以游击队1个中队配合解放军1个排守在百丈岭
泗洲山抗日石刻
泗洲山抗日石刻
2023-06-09
泗洲山抗日石刻位于罗田县胜利镇周家垸村,共6处,散落泗洲山间。系抗日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所辖第七军军长张淦及其幕僚于1938~1941年间所题刻。笑看乾坤,每字0.3米见方,横排一行;上款己卯孟冬,下款济公,每字0.08米见方;均为隶书,周边凿饰线框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
2023-08-26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位于曹县韩集乡的刘岗、曹楼、伊庄三村。地当山东、河南、河北之曹县、定陶、菏泽、东明、考城交界处。三村相距各1公里多,呈鼎足之势,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传说日本侵略军在军用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上一个大赤字,故称红三村
溧水大金山抗日根据地遗址
溧水大金山抗日根据地遗址
2023-05-18
溧水大金山抗日根据地遗址位于溧水区东屏镇大金山,时代为民国。溧水大金山抗日根据地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楼抗日遗址
张家楼抗日遗址
2023-11-12
张家楼抗日遗址位于聊城市茌平县广平乡张家楼村。抗日战争时期,村四周曾筑阔78米,高约7米左右的土墙,围墙外有鹿砦和壕沟,有115人组成的民兵钢枪队。1944年12月6日晨,日伪军近千人围攻张家楼村,被击退,死伤250余人
开福寺联络站旧址
开福寺联络站旧址
2023-04-04
开福寺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岐山村顶隔自然村。开福寺处于莆田、仙游、永泰交界处,来往方便,有利于闽中游击队开展活动,1931年至解放前夕,成为闽中红军游击队秘密场所和重要联络站
官地抗日烈士纪念碑
官地抗日烈士纪念碑
2023-07-06
官地抗日烈士纪念碑,位于原平市段家堡乡官地村西北约200米奶奶山腰。民国三十五年(1946),崞县政府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在村西北石口立碑。碑由四块石灰岩组成,通高3.4米,碑身为正方体;梯形盖顶,盖高0.8米。碑身高1.6米,宽0.7米;下游基座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2023-05-31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大学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同志出席祝贺并发表了讲话。毛泽东兼任红大教育委员会主席。红大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校务部主任周昆,教务部主任何涤宙,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莫文骅任学校党总支部书记
晋豫边抗日纪念馆
晋豫边抗日纪念馆
2023-07-09
晋豫边抗日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阳城县西南晋豫交界的横河古镇十八罗汉山脚下,盘亭河畔,横邵公路东侧,总占地3500平米,建筑面积1500平米。晋豫边抗日纪念馆创建地横河镇北负尖山,面对鳌背,西依云蒙,东托析城,四山环绕,沟深林茂,层峦叠翠,列嶂拱戴,泉涌瀑飞
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地
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地
2023-04-17
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地时代:1937年地点:韩城市芝川镇保护范围:纪念碑及纪念地范围内的其他建设物。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延50米内。2008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地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地,八路
东岔抗日根据地遗址
东岔抗日根据地遗址
2023-03-28
东岔抗日根据地遗址,位于集安市境内老岭山区,东起今太王镇阳岔村小青沟,西至今台上镇双岔村,南起今大路镇、榆林镇、麻线乡,北至清河镇,方圆600多平方公里。该区域面积广阔,自然生态保持良好,人为活动较少。东岔抗日根据地,距市区西北1830公里
九天宫战斗旧址
九天宫战斗旧址
2023-08-02
九天宫战斗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朗桥村九天宫自然村。1947年4月,中共闽中地委在莆田组建了闽中游击纵队(亦称戴云纵队),作为地委直属的主力部队,黄国璋任司令员兼政委,陈亨源任副司令员,林汝楠任副政委,罗迎祥任参谋长
百丈岭战斗旧址
百丈岭战斗旧址
2023-04-04
百丈岭战斗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霞洋村与福清市东张镇岭下村交界处。1949年7月28日,国民党军组织清剿大洋,妄图歼灭闽中支队司令部。闽中支队司令部领导得到情报后,与解放军先遣队领导共同研究确定反清剿作战方案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
2023-07-31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位于泾县城西北25公里、云岭乡南堡村后黄龙岗。该墓葬有新四军蔡启等131位指战员的遗骨。该地是一条高10余米、长约1公里的黄土岗,南北绵亘,远看像一条卧龙,故名黄龙岗。岗上有一条人行小道,是旧时云岭至泾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