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 相关信息共 6223 条
红军街旧址群
2023-08-09
红军街旧址群(含沙洲红指挥部(含驻地)旧址、怀玉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上饶二区区委旧址、红军大礼堂旧址、沙洲劳动感化院旧址)位于上饶县,时代为土地革命时期。红军街旧址群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毛湾新屋)
2023-08-12
毛湾新屋位于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始建于民国初年,座北朝南,砖木土混合结构,前后两进,总占地面积690平方米。1934年,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实行错误的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长征,在这种情况下
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驻地旧址——刘家祠堂
2023-05-14
刘家祠堂位于浏阳市大围山镇小南京社区上街,西去五十米为大溪河,坐东朝西,面积为1044.26平方米。风格样式及形势:面阔三开间为34.67米,二进深为30.12米
林刘交通站旧址
2023-08-02
林刘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朗桥村林刘自然村。在中共福建省委南迁闽中活动期间,中共闽中特委开辟了多条交通线路,1943年9月至1944年6月在钟山朗桥林刘自然村也开辟了地下交通站,为省委领导、特委领导及其机关工作人员转移过境、安全护送提供保障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
2023-08-07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红十六军军部旧址、团部旧址)红16军驻地旧址有两处:一处是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西堰村军部旧址,一处是位于渣津镇东堰村更尾垅的部队驻地旧址。1931年11月,国民党军独立第32旅刘夷部两个团和江西省保安团,在探得修水马坳、渣津地区均无红军后
宁里红军学校旧址
2023-04-04
宁里红军学校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抗日战争初期,中共闽中工委(闽南特委)机关仍设在宁里,直到1941年9月迁到长乐南阳村。闽中党组织领导游击队在宁里开荒种地,建窑烧炭的同时,于1938年至1940年秋举办红军学校
邓子恢故居(隆德堂)
2023-08-06
东肖红色旧址群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桐冈书院邓子恢纪念馆后田暴动指挥部旧址龙岩华侨历史博物馆新四军第二支队纪念馆东肖革命烈士纪念碑
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
2023-07-28
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位于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场社区褚老圩,这里原是淮军将领褚老泰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建造的庄园,1940年房屋等被日伪军烧毁,现圩内占地30多亩
下厝寺联络站旧址
2023-08-02
下厝寺联络站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卓泉村佩厝自然村。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于1943年9月至1944年6月在仙(游)永(泰)德(化)边活动期间,中共闽中特委开辟了多条交通线及联络站,为省委领导闽中各地开展革命活动和机关转移提供联络和保障
早康会议旧址
2023-08-05
早康会议旧址位于上杭县白砂镇早康村,1929年6月8日,毛泽东、朱德、陈毅、肖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史称早康会议,是古田会议的前奏曲,有着重大的历史纪念意义。由会议所在地严氏宗祠和司令部旧址、政治部旧址三座建筑组成
湘鄂赣省军区旧址
2023-08-12
湘鄂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主要革命旧址之一。该旧址为清末民初民居,坐东朝西,土木结构,呈7字形布局,建筑面积376.65平方米,设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总务部
芦山红四方面军旧址
2023-09-11
红四方面军旧址(芦山县)保护范围: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军部驻地、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旧址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军部驻地保护范围外延20米;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保护范围外延10米
三台龙交通站旧址
2023-04-04
三台龙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园庄镇东坪村三台龙自然村。1935年7月,中共惠安特支书记曾炉与何邦基等在三台龙建立隐蔽据点,交通站设在林兜家中。1937年7月下旬,曾炉按照闽中工委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指示,把设在林兜家的三台龙交通站升建为闽中工委交通站
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
2023-08-09
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指挥部旧址、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军驻地旧址)位于婺源县,时代为1934年。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
关中师范旧址
2023-09-08
关中师范旧址位于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关中师范的前身是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创建于1940年3月15日,驻地新正县马家堡村,习仲勋任校长,刘端棻任副校长。1943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迁至马栏镇(现旧址),改称关中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