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闽中游击队洋边革命展览馆 相关景点共 3309 条
晋豫边抗日纪念馆
2023-07-09
晋豫边抗日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阳城县西南晋豫交界的横河古镇十八罗汉山脚下,盘亭河畔,横邵公路东侧,总占地3500平米,建筑面积1500平米。晋豫边抗日纪念馆创建地横河镇北负尖山,面对鳌背,西依云蒙,东托析城,四山环绕,沟深林茂,层峦叠翠,列嶂拱戴,泉涌瀑飞
宁波春晓洋沙山
2024-01-13
洋沙山面积128公顷,主要由暗礁相连的4座小岛组成,有4大特色景观:红岩赤礁、母亲岛、海上长城、银光海滩。4座小岛的山体呈鲜红色,山基部分长期受海潮侵蚀,逐渐演变成暗红色或赤色。红岩石质疏松易被风化或侵蚀,所以小岛的红岩赤礁千姿百态、风情万种
兴国革命旧址
2023-08-13
兴国革命旧址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兴国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时全县23万人有8万多人参军参战,牺牲2.3万多人。主要革命旧址有毛泽东长冈乡调查旧址、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旧址、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址、中共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军区旧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
2023-06-17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交通站旧址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是一座泥砖民房。1941年10月,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主力转移外线作战,留下小部队和抗日自卫队在大岭山坚持内线作战
太湖渔洋山
2023-11-04
渔洋山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区域,三面临湖,东接胥口古镇,北对光福邓尉、玄墓、大小贡山,南望东洞庭山,西扼西洞庭山,太湖大桥如长虹卧波,串联起西山、叶山、长沙诸岛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
2023-08-03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位于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甘国宝(1709~1775)出生于此。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
2023-05-22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中国魅力城市北国江城吉林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内。吉林市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吉林市人民政府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于1954年在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内修建了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
永嘉县革命烈士陵园
2023-11-18
永嘉县是革命老区,这里曾涌现出许多革命先烈。1955年永嘉县人民政府在永嘉县沙头镇的龙头山修建了永嘉县革命烈士墓,后经多次重修,形成现在的烈士陵园。陵园背靠龙头山高峰,面对楠溪江宏伟的引水工程大坝,前低后高,长55.5米、宽40米,计2220平方米
湖洋农民协会旧址
2023-08-05
湖洋农民协会旧址:登龙书院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湖一村中心小学内,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面积685平方米,原为三进式两护厝平房建筑,现存为单厅两厢房带两护厝土木结构平房。坐南朝北,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为:灰坪,大门,灰坪,大厅
郁洋淀苇海观光区
2023-07-13
郁洋淀苇海观光区郁洋淀苇海观光区位于同发牧场境内,据比较,郁洋淀无论从水面、芦苇面积和产量以及自然景观的观赏性、原始风情的感觉性上都远远超过了久负盛名的白洋淀。观光区内有郁洋淀蒙古新村,新村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坦开阔的大草原;西面有波光激淞的湖泊
王家湾革命旧址
2023-05-30
王家湾革命旧址时代:1947年地点:安塞县王家湾乡王家湾村保护范围:院墙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各外延10米。2008年,王家湾革命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王家湾革命旧址,王家湾革命旧址简介,王家湾革命旧址延安市安塞区王家
新田径游击队活动点旧址
2023-06-19
新田径游击队活动点旧址位于连平县上坪镇中村村,是山区里的几个山村小屋,北与江西交界。1945年11月,东纵三支队挺进九连山决定分散活动后,支队政治处主任陈一民、第一大队队长邓发率领一个游击小分队30余人迂回于九连山区,后进入上坪开辟革命活动新区
南路革命纪念地
2023-06-29
遂溪县是粤西著名的革命老区所在地,革命故址和纪念物众多,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旅游的理想场所。有1922年加入中国0、广州农讲所第一期学员、广东省农动著名领袖黄学增烈士纪念亭;有广东南路最早的女0员,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钟竹钧故居和墓地
东江游击队罗浮山牺牲烈士纪念碑、纪念亭
2023-06-21
东江游击队罗浮山牺牲烈士纪念碑、纪念亭位于博罗县长宁圩西后背山坡上。碑、亭园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纪念碑座呈四方形,碑身呈锥式。高6.8米,碑的正面镶刻中国共产党广东东江游击队罗浮山牺牲烈士纪念碑22个字。纪念亭位于纪念碑的正前方五六米处
宵洋余氏宗祠
2023-10-26
余氏宗祠位于大洋镇宵洋村宵洋小学左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坐西北朝东南,面积400多平方米。是闽台两岸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余潜士的祖祠,外埕围墙有完整的石墙帽,为我县古建筑所仅见。宗祠建筑布局合理,保留明代主座。主座面阔七间,进深七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