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教导队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连云港抗日防御遗迹
连云港抗日防御遗迹
2023-07-16
连云港抗日防御遗迹(19381939年)连云港抗日防御遗迹包括大龙顶、围屏山、锦屏山、丫髻山、猴嘴山、朝阳西山、东陬山、仙姑岭等处。大龙顶是连云港市云台山大桅尖东侧的一个山头,为黄窝山最高峰,因其峰顶有块岩石形似龙头,故名
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
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
2023-08-22
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博物馆是以磨山峪抗日旧址为基础,兴建起的一处进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民族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实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目标
塔山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碑
塔山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碑
2023-06-04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塔山纪念碑位于永泰县城东南面塔山上,左旁是永泰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粉碎敌人阴谋,继续领导全省人民抗日斗争,1943年冬中共福建省委由北南迁闽中,12月,省委书记曾镜冰率机关与闽中武装由仙游高阳来到永泰梧桐青溪
开化新四军整编旧址
开化新四军整编旧址
2023-04-03
开化新四军整编旧址位于开化县城关镇、华埠镇,年代为1938年。开化是钱江之源,也是铁军之源。1938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副书记的陈毅,带领部队到皖侦查敌我态势,认为开化具备新四军集结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1938年2月中旬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
2023-07-19
新四军东进泰州谈判处旧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陵园路122号。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鲁苏皖区游击副总指挥部设在这里。1939年至1940年,陈毅三赴泰州,在此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谈判,团结抗日取得成功。旧址原为西山寺(今泰州中学内),现存清构二殿
梅李抗日碉堡
梅李抗日碉堡
2023-10-21
梅李抗日碉堡梅李抗日碉堡建于1936年,由国民政府军张治中部5军87师522团二营驻防梅李时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建。当时在梅李地区主要交通要道共有大小碉堡5座。现存2座,一座在聚沙园内,另一座在镇南街宫前桥旁。两座碉堡形状大小基本相似
梁子岛抗日碉堡
梁子岛抗日碉堡
2023-04-06
抗日碉堡,为抗日战争时期纪念性建筑。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梁子岛北的公山正中。抗战时期,盘踞在梁子岛的土匪成渠为保护自身武装力量,抵御抗日力量和日寇进攻,强令百姓拆毁寺庙,青砖运至梁子岛北公山正中,用石灰与青砖垒砌墙壁,楼板用厚木板铺成,建成三层炮楼
华灵庙抗日纪念馆
华灵庙抗日纪念馆
2023-07-08
华灵庙抗日纪念馆,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境内,地处乡宁、襄汾、新绛三个县的中间地带,占地面积约5000㎡,主要建筑为抗日纪念碑、展览厅,其中展厅面积300㎡。2007年9月建成开馆,并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为周边30余万名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边纵与卢汉代表会谈旧址
纵与卢汉代表会谈旧址
2024-01-14
位于昆明市石林县石林镇五棵树村。1949年3月,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从起义滇军中选派人员回云南对地方实力派进行争取工作。原滇军军官、长春起义后任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代理参谋长的张秉昌接受任务于5月返回昆明,向卢汉介绍了滇军第六十军长春起义的经过
东江纵队第七支队紫金独立大队枪支修造厂旧址
东江纵队第七支队紫金独立大队枪支修造厂旧址
2023-06-19
东江纵队第七支队紫金独立大队支修造厂旧址位于紫金县上义卷蓬村。1942年12月,为抗击日军入侵,建立抗日敌后根据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总队中队长曾学修奉曾生命令,返回紫金县上义卷蓬村,与曾繁一起发动80多名青年参军,组建了紫金抗日地方常备大队
边逛边吃 感受气定神闲的巍山古城
吃 感受气定神闲的巍山古城
2023-12-10
吃感受气定神闲的巍山古城:大理,一个风光秀丽、历史文化韵味和人文风情兼具的所在。而巍山,则是大理久负盛名的特色之地。有人说,去巍山,一定要饿着肚子!没错,因为在巍山,过江饵丝、一根面、面片、羊汤锅等特色美食根本吃不完。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就爱去旅行系列活
峨边坨坨肉
坨坨肉
2023-12-05
坨坨肉:峨坨坨肉是四川省乐山市峨县的特色美食。彝族群众喜食坨坨肉,将鲜肉切割成拳头大小,煮熟后盛入名为挖伊或美时的食筐内。筐内放置匕首,食肉者随意割取佐餐。坨坨肉,彝语称乌色色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是彝族的
北家边陵墓石刻
北家陵墓石刻
2023-11-20
北家失考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北家的田地中。1978年发现,同年发掘出土石刻有柱础2、神道柱2、覆盖1,小石兽1。两柱础相距6.5米。东柱柱础完好,石座上刻双螭
代县边靖楼
代县靖楼
2023-10-25
靖楼又称鼓楼、谯楼,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村东南。创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成化十二年(1476)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历朝皆有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402平方米。由砖砌城台、木构楼阁和登台步道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