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阳宗海旅游度假区 相关景点共 7500
马宗汉纪念馆
汉纪念馆
2023-10-19
汉故居是一幢颇具三北民居特色的清代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的高平屋,坐北朝南七开间,有前廊,整幢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左右各有厢房两间,其中东厢房已毁。屋顶龙骨砖压脊,镂花砖作饰,屋檐瓦当,饰莲花如意,山墙檐壁,粉灰塑白,门窗木格雕花,透光通风
丰阳塔
2023-10-04
塔山县城西北隅的苍龙山之首,矗立着一座宏伟古朴的唐建古塔,这就是丰塔,它始建于唐朝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相传原为9层,后来塔儿垭下母猪潭(今镇安县白塔乡白皮关)的母猪成害人精,天神察觉,即移丰塔3层落于塔儿垭镇妖,故丰塔只有6层,且残缺塔顶
阳宝山
宝山
2023-09-23
贵定宝山是贵州佛教名山,宝山位于贵定县城北3公里,以佛教文化著称于世,兴盛于明清时期,与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并称为西南三大佛教名山、朝香圣地,被誉为黔东之胜。饱朝吐晨雾、夕纳晚霞的灵山福地。几百年来,它以其雄奇、幽静、深邃、险峻引来无数游人和朝山拜佛者
淯阳城址
城址
2023-08-29
城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大胡营村。年代为汉。2016年1月22日淯城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淯城址,淯城址简介,淯城址南阳市卧龙区淯城址旅游指南
湖阳遗址
遗址
2023-04-06
遗址位于唐河县湖镇。面积1.0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地表散存大量石器、陶片和红烧土,内含屈家岭、龙山文化到西周、汉代几个不同时期文化堆积,是一处典型的南北文化交融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附近另有汉湖遗址及刘秀姊湖长公主墓
洞阳寺
2023-05-14
寺公布时代:清代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22—0093公布地址:望城区桥驿镇洞村类别:古建筑公布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7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向自建筑外墙基各至30米处,洞寺,洞寺简介,洞寺长沙
嵩阳书院
书院
2023-02-27
书院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寺,至唐代改为嵩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书院讲学,此后,嵩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下阳遗址
遗址
2023-07-31
遗址,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位于广德县柏垫镇下村。遗址处于下河西的岗坡上,面积4.7万平方米。中文名:下遗址外文名:UndertheruinsofYang地理位置:广德县梨山乡下村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
丰阳古道
古道
2023-06-17
古道位于清远连州市丰镇丰村西北部,这里毗邻广西和湖南两省,自古便是三省边界最重要的商贸通道,更是南粤古驿道六条线路中肇雷古驿道文化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古道是明、淸时期人们从连州走陆路前往湖南省蓝山县、宁远县、永州的一条交通要道
崞阳文庙
文庙
2024-01-11
文庙,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镇北街村文庙街。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年—1307年)。中文名:崞文庙地理位置:山西省原平市占地面积:16684.15m²所处时代:明清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号:80239304
陵阳镇陵阳街村
镇陵街村
2023-08-16
镇陵街村紧紧围绕连续14年保持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陵街村先后投资200万元绿化10000平方米,栽植桂花等花草树木,美化了居住环境。陵街村建有千亩桂花园,其中百年以上的珍品桂花就有10余株,金秋时节桂花飘香,引得周边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赏桂游玩
海清寺塔
清寺塔
2023-07-17
清寺塔,又名阿育王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为供养释迎真身舍利和阿育王灵牙而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花果山街道。中文名:清寺塔外文名:HaiQingTemplePagoda地理位置: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花果山街道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保护级
袁宗道、袁中道合葬墓
道、袁中道合葬墓
2023-06-07
道、袁中道合葬墓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市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村、西北距孟家溪镇2公里。合葬墓是著名历史文化旅游景观。中文名:袁道、袁中道合葬墓位置:荆州市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村定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性质:是著名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海宁盐官观潮景区(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
海宁盐官观潮景区(海宁盐官旅游度假
2024-01-10
海宁盐官观潮景区: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北岸杭嘉湖平原的盐官古城,海宁潮以其独特的壮美雄姿而成为天下奇观。地处钱塘江强潮地段的观潮胜地公园,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观赏地。景区包括海宁潮胜景和盐官古镇。盐官是一座千年古城,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北岸杭嘉湖平原
阳烂鼓楼
烂鼓楼
2023-06-16
烂鼓楼,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烂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