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 相关景点共 424
红春民俗文化村
红春民俗文化
2023-04-26
红春民俗文化村,位于宜都陆城,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独具清江流域民俗风情。红春民俗文化村占地500亩,分为商业贸易区、居民居住区、民俗博物展览区和田园山水绿化区。修建有恢宏大气的民俗村石牌坊、别具一格的池塘石滚护坡、以及厚重痕迹的石磨填铺街巷
大武口民俗文化博物馆
大武口民俗文化博物馆
2023-04-21
大武口民俗文化博物馆是大武口区委、政府2008年80项重点项目(工作)之一,具体由区文化旅游局承建。该馆建设面积513.8平方米,分民俗馆、农家书院、农家茶苑三个部分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
2023-09-20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云舍,距江口县城仅5公里,是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杨姓土家族为主,是贵州省批准的第一个土家族民俗文化村,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云舍人是省溪杨氏土司的后裔。长达近700年的土司制度,孕育了云舍灿烂的土家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
屏南耕读文化大观园
屏南耕读文化大观园
2023-08-03
屏南耕读文化大观园正面设立在相邻的六幢古民居内,带给人的是原汁原味、古香古色的视觉冲击。门票门票20人民币景点位置福建宁德屏南县棠口乡祭头村南洋路3号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
2023-09-20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位于四川省通江县诺水河镇金家坝村,2004年10月正式开馆。据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348件/套,举办展览5个,教育活动18次,参观人数13.3万人次
王宿里民俗文化村
王宿里民俗文化
2023-04-16
王宿里民俗文化村地处无定河、黄河交汇处盆地,距县城45公里。相传唐太宗李世民、闯王李自成曾先后在此居住过,故名王宿里。该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文化沉淀源远流长,是自然田园风光与人文历史传说、民俗文化与生态旅游奇妙组合为一体的千年枣村
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旧址
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旧址
2023-06-01
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地旧址位于道镇象鼻子湾村北的洛河岸上。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进入西北苏区,在甘泉下寺湾解决了陕北错误肃反问题后,11月6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经乔庄到达象鼻子湾村
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
庆阳农耕民俗文化
2023-03-16
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位于西峰区城南9公里的董志镇境内。现为国家AA级景区。原名小崆峒,因山势如凤凰卧巢状,故名凤凰山;又因山上建有无量大殿,是西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故又有无量山之称
阿图什市骑仕大观园
阿图什市骑仕大观园
2023-04-22
阿图什市骑仕大观园是庭院式农家乐旅游点,四星级农家乐,距离阿图什市7公里,该农家乐经过当地建筑设计师研究,挖掘、整理、设计的,在建筑风格上融入了传统的维吾尔民居风格和现代流行元素,从布局、砖雕、房檐木雕、漆画等都体现了维吾尔民族的建筑特色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
东湖坪民俗文化
2023-06-19
东湖坪民俗文化村,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有曾氏宗祠、永成围楼、九栋十八厅等,可了解上至战国下至明清时期的古代文化风貌。其中曾氏银库,外形普通,内藏乾坤。据说是曾国藩胞弟曾国荃攻下太平天国南京府后秘藏财宝地之一
巴渝民俗文化村
巴渝民俗文化
2023-03-12
巴渝民俗文化村坐落于渝北区两路镇。占地面积5公顷。村内主要景点有一馆、四院、一庙、一牌坊。巴渝民俗博物馆内藏有中国民间工艺品、服饰和其他生活用品实物1000余件,其中重点陈列了巴渝地区清末民初的家神龛、挂匾、雕花木床、桌、椅、案台等颇具民俗工艺特色的木雕精品2
永兴堂民俗文化大院
永兴堂民俗文化大院
2023-03-17
在聊冠路与德商高速交叉口东北方向,有一处清新别致的文化大院,名叫永兴堂民俗文化传承大院,这里便是传承基地,郭春奎自费筹建。在这个大院里,郭春奎尽情挥洒刻刀,刻出文化中的聊城。永兴堂,寓意永远兴旺发达,寄托着郭春奎的期望,他想让东昌木版年画一代代传承下去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
2023-03-01
厦门老院子景区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包括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和《闽南传奇》秀的两部分,为厦门市重大项目和福建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以浓厚的地域特色集中展示了闽南文化精粹
沙漠大观园
沙漠大观园
2023-10-11
位于库木库萨尔乡中英联合探险队出发点遗址以东周边沙漠地区,是集沙漠游乐、观光摄影、探险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沙漠旅游区。主要项目规划如下:大漠探险基地
中华民族大观园
中华民族大观园
2023-03-16
介绍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全、表现最为丰富的展示各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的人文景观,与上海野生动物园毗邻。她以集中体现我国56个民族的建筑、起居、服饰、饮食、婚俗、节庆、歌舞、工艺品为内容,并按其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组成10个民族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