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旧址 相关信息共 6118
封川二区峡耸乡农会旧址(景福宫)
封川二区峡耸乡农会旧址(景福宫)
2023-06-26
1926年8月,在景福宫建立峡耸乡农民协会,开展轰轰烈烈的农动。刘兴贤为委员长,执行委员会有黄汉达、陈拔廷、黄福谦。农会成立后,团结广大群众,充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实行减租减息,落实国民政府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成立农民自卫军
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马保三故居)
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马保三故居)
2023-08-16
马保三故居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处极具北方特点的农家院落,由马保三先生亲自设计督建。马保三,原名马鉴堂,现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人。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2月病逝,在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历任多职
通材中学遗址--中共通材中学特支活动旧址
通材中学遗址--中共通材中学特支活动旧址
2023-09-12
通材中学遗址(原通材小学)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文化街368号。1938年夏,共产党员贺国干回到五通桥,担任了五通桥盐业同业公会主席、五通桥抗敌后援会理事、私立通材中学校董事会董事长职务。他利用这一职务作掩护,向省工委汇报,要求加派革命力量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是山区吗
2024-07-20
很多人想起看看这个著名的红色旅游爱国陈列馆,但是都担心会不会在山区,交通不变,小编可以告诉你,不用担心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行车路线,这个地方环境很好,空气也很新鲜,还是夏日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红色旅游圣地系列——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
红色旅游圣地系列——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
2023-11-10
这里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被誉为草原上的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开展蒙古民族工作的桥头堡,也是陕甘宁边区的北方门户和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十分厚重,其三段地工委
走出大山看世界:绵阳科技馆见识科技的力量
走出大山看世界:绵阳科技馆见识科技的力量
2023-10-14
为丰富偏远地区儿童的科技知识,提高儿童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知,帮助其树立科技兴邦,强国有梦的伟大梦想。12月4日,在共青团江油市委、江油市民政局、江油市党群服务中心的支持下,江油市润物青
布老虎
布老虎
2023-08-09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2023-06-10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旧址
2023-04-05
武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会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武阳围。系邹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716年,座西向东偏南10度,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硬山顶,二厅一井一庭院,占地面积756平方米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驻凤林旧址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驻凤林旧址
2023-11-19
1937年8月下旬,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国民党闽浙赣皖四省边区主任公署签订和平谈判协议,9月下旬,刘英率临时省委机关移驻凤林村。其中,临时省委机关驻在凤林村满垟郑志西的六份内大屋,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则驻在满垟郑学超家
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活动旧址——石马坝知行小学
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活动旧址——石马坝知行小学
2023-09-12
石马坝知行小学(现犍为县石溪镇石马村小学)位于犍为县石溪镇石马坝村4组。1940年2月,中共乐山中心县委将眉山县委负责人李公表调离眉山,经康煤厂会计股长吴昌位介绍,到石溪乡石马坝私立知行小学任教,任教务主任,党内关系直接与梁华接头
中共葫芦沫江中学支部活动旧址——沫江中学
中共葫芦沫江中学支部活动旧址——沫江中学
2023-09-12
沫江中学(现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敬老院)位于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筹办于1939年,成立于1940年,是一所私立中学,2009年改建为葫芦镇敬老院。1940年9月,中共乐山中心县委根据川康特委要求,为保存革命实力,对暴露的共产党员进行疏散转移
陇东中学礼堂
陇东中学礼堂
2023-10-08
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0年创办。原为庆阳县文庙,文庙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历代均有维修,规模较大。设陇东中学后,文庙大成殿作礼堂,名宦祠等古建作教室和宿舍用。现陇东中学已迁,原建筑仅留礼堂一座
潮州香包
潮州香包
2023-11-11
相传南宋时,潮州便已流传儿童佩戴香包辟暑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制作扎绒粽球或用香木雕成粽球状,裹以色彩艳丽的绸缎或布料,名曰辟暑笼,供儿童佩戴辟暑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