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陕西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 相关信息共 6855 条
大埔太史第
2023-06-21
太史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系一腹三翰院之一杨黼时所建。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二横屋,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抬梁式架构,大门用石门框,门额上书太史第三字,上堂悬挂礼耕堂金色大匾
长春东北沦陷史陈列馆
2023-05-07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是伪满皇宫博物院于2005年设计,在2006年九•一八事变75周年之际竣工的,是以展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2023-02-28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华,藏品丰富精美
太史第遗址
2023-06-29
太史第遗址位于高州市城西的广潭村,是清代光绪年间,国史馆纂修、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杨颐的故居遗址。中文名:太史第遗址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位于:高州市城西的广潭村始建时间:清代光绪年间
陕西八宝饭
2023-12-29
陕西八宝饭:八宝饭是陕西筵席上的一道佳肴,以色、香、味、形俱佳而称著。八宝饭以糯米为主料,一般多配以营养丰富的红枣、莲籽、百合、薏米、白果、桂元肉、青红丝等蔬果。也可因时因地而异,配以核桃、山楂糕、葡萄干、花生米、蕨麻、樱桃等副料。八宝饭来源于周八士火化殷纣王
利济医学堂旧址
2023-10-18
利济医学堂旧址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办事处公园路10号,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陈虬、陈介石、陈葆善、何迪启等为推行改良维新主张所办的新式中医学堂。办学十八、九年,造就了三百余名优秀中医师,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过卓越作用
史量才墓
2023-04-29
史量才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峰村积庆山马婆岭上。史量才(1880年——1934年),名家修,原籍江苏江宁,生于淞江(今上海市)。清末曾任上海《时报》主笔,《申报》的创始人。
陕西烧三鲜
2023-12-15
陕西烧三鲜:陕西烧三鲜是陕西一道特色代表菜,也是一道适合冬季食用的家常菜,主要原料有肉丸、鱼肚、烧肉、小青菜、花菇等,其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作为陕西家常菜之一,陕西烧三鲜选用的食材则多样化一些,常见的有鱼丸、鱼肚、烧肉、青菜、花菇、丸子、响皮、腐竹、青菜、
史俊山羊汤
2023-09-29
史俊山羊汤:创始人叫史俊山,是金乡县内小有名气的人物。史俊山早期跟回民卖羊肉为生。改革开放后,他凭着自己学来的手艺,加上他善于经营的头脑和过人的胆识,看准市场,在县西关开设了金乡县第一家个体羊汤馆,羊汤馆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其羊汤以投料考究,制作精细,调味丰富而
唐河陕西会馆
2023-08-30
陕西会馆陕西会馆位于唐河县城北20公里源潭镇,陕西会馆亦称关帝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雍正九年,为陕西客商集资修建。陕西会馆座北朝南,二进院,占地5000平方米。现存大殿、东西配殿、东廊房和铁旗杆一对
陕西戏曲大观园
2023-05-04
陕西戏曲大观园位于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东面,将雕塑艺术和陕西戏曲文化艺术结合,以展示陕西地方戏曲秦腔为主体,体现了陕西地域文化的本土特色。园区内可以看到许多戏曲文化特色群雕,如陕西大戏剧家人物群雕、陕西著名戏曲演员人物群雕、地方戏曲铸铜浮雕等
东史马民居
2023-05-06
东史马民居地处郑州西北部郊区的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位于郑州市西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沟赵乡东史马村内。宅院南北44.5米、东西22.5米,进门有门楼山屏1座,山屏为木门雕花。民居分为前后两个院落,均为硬山灰瓦式建筑
秋游辽宁|医巫闾山风景区
2023-10-09
秋游辽宁|医巫闾山风景区:秋天的美丽,纯洁而美好。一幅幅流动又凝固的画面,是岁月的一场秋宴。走进北镇医巫闾山风景名胜区,看秋色漂染的医巫闾山,寻找金色之秋的色彩浪漫。置身于萧瑟,滤去浮华,将身心归于清澈的山水之间,天高自会云淡。秋渐深,时光依旧。医巫闾山古称于
陕西肉夹馍
2023-12-24
陕西肉夹馍:陕西肉夹馍得名古汉语肉夹于馍,肉叫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
张仲景墓及医圣祠
2023-03-08
张仲景墓及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的高埠之上。张仲景(约150~21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人,曾官至长沙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