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陶祖圣境 相关信息共 5044
秘境独山湾
独山湾
2023-12-12
独山湾:独山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县境内,与微山湖、南阳湖、昭阳湖一起组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独山湖是京杭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大运河穿湖而过,纵贯微山湖南北,在山东运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境内700多年的运河发展史,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嵊泗圣姑庙
嵊泗姑庙
2023-07-22
姑礁在岛北侧海中,与本岛相隔约250米,面积7000平方米。通岛石骨森森,中有石峰凌厉突起,高4丈余。岛上建有姑庙,相传庙主姑娘娘是渔民海上救难之神。庙后摩崖石刻3方,镌大字群贤毕至、海宇澄清等,系清光绪(1875~1908)年间巡海官员等题刻
红旗村夏氏祖屋
红旗村夏氏
2023-04-10
红旗村夏氏屋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红旗村夏氏屋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红旗村夏氏屋,红旗村夏氏屋简介,红旗村夏氏屋梅州市梅县区红旗村夏氏屋旅游指南
紫陶文化旅游产业园
文化旅游产业园
2023-03-27
喀左紫砂制业有6000多年历史,现代喀左紫砂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喀左被誉为北方紫之都。喀左紫砂产业是辽宁六大轻工业产业之一、朝阳十大文化旅游产业之一
圣公泉遗址
公泉遗址
2023-10-09
公泉遗址公泉遗址位于老城镇南四尺深的小井一口,内有细泉泛出。传说泉水较常水重二钱,清凉甘洌,爽口沁脾,煮茶尤香,可医百病。唐朝大诗人王勃曾到此地,赋诗《晏公泉》,披襟乘石磴,列笈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黔陶赵司茶
赵司茶
2023-12-12
赵司茶:赵司茶产于贵阳市郊黔乡赵司村,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相传康熙年间,贵州进士、翰林院编制修周渔璜将家乡的赵司茶进贡皇帝,尔后便有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官内外十里香的佳话流传。赵司茶经烘炒加工而成的绿茶,外形匀整不碎,泡茶汤色黄绿,清香爽香。(贵阳)
海伦三圣宫
海伦三
2023-07-15
1924年,赵园波与当地善主富安保、尤成德、王凤元等人共同发起,开始筹建集儒释道为一体的三宫,用了长达2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三宫的全部建筑。当时三宫是海伦最大的一所庙宇,也是东北三省较大的一所庙宇
海城圣泉寺
海城泉寺
2023-07-13
海城泉寺座落于海城市析木镇龙凤裕村东南朝阳山上,该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四百年来,这座宝寺与寺中之泉,一直以其天赋的灵性和广大的慈悲之心,福佑着这一方热土,福佑着这一方百姓,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泉名寺
榆社崇圣寺
榆社崇
2023-07-07
寺崇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元至清地址:榆社县城以西30公里的禅隐山坳初名崇严寺,又名禅山寺。创建于唐,宋嘉佑年间改名崇寺,南宋毁于战火,金大定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175—1186年)重新修建,元、明、清均有修葺
闽侯崇圣寺
闽侯崇
2023-11-15
福建闽侯崇寺位于福建省闽侯县境内的雪峰山麓,距福州市约70多公里,是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福建闽侯崇寺发源地,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一,素有江南第一丛林之称。1983年,雪峰崇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已修葺一新,成为闽侯县的著名名胜古刹
重阳宫祖庵碑林
重阳宫庵碑林
2023-05-05
庵碑林亦称庵石刻,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约40公里处的户县庵镇北。现存石刻文物80余件,其中碑石55通,绝大多数为元碑。大多数为螭首龟跌或方趺。许多碑文由赵孟(兆页)、韩冲、姚燧、王重阳、尹志平等名家高道所书。此外还有少量金代及明清碑石
赤水溪碧溪祖祠
赤水溪碧溪
2023-08-06
赤水溪碧溪祠年代为清,位于深桥镇水溪村,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6月28日,赤水溪碧溪祠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墙外延伸北17米,东、西、南各2米,赤水溪碧溪祠,赤水溪碧溪祠简介,赤水溪碧溪祠漳州市诏安县赤水溪碧溪祠旅游指
庙西郑柔祖祠
庙西郑柔
2023-08-06
庙西郑柔祠年代为宋,位于梅洲乡梅山村庙西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4月17日,庙西郑柔祠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周边外延南7米,东、西、北各4米,庙西郑柔祠,庙西郑柔祠简介,庙西郑柔祠漳州市诏安县庙西郑柔祠旅游指南
清丰黑古陶
清丰黑古
2023-10-12
清丰黑古:清丰县双庙乡龙城黑陶厂是中原地区唯一生产黑陶厂家,该厂黑陶工艺品在继承吸收了龙山黑陶及历代陶瓷工艺之精华,借鉴了青铜器、竹木器等多种工艺之造型,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它集雕塑、堆塑,浮雕、贴花,刻花等雕,镂、剔多种工艺于一身,其成品黑如漆、明如镜、硬
广州简氏祖祠
广州简氏
2023-11-06
简氏祠位于广州市盘福路第27中学内,为纪念简文会而建。原简氏祠在中山五路桂香街,规模较小,后在简照南兄弟(南洋烟草公司董事)倡议下,迁建于现址,1933年动工,1936年落成。1947年在该址创办众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