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青城高氏祠堂 相关景点共 7500
路州周氏大祠堂
路州周祠堂
2023-06-24
祠堂位于乐从路州。清代光绪丁亥(1887年)建,民国八年(1920年)、1996年、2000年均有重建。坐北向南,三进两廊一后院,分左、中、右三路,面阔22米,进深50米,占地面积1087平方米。单檐硬山顶。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
高氏先茔碑
先茔碑
2023-08-19
先茔碑位于滨州市无棣县城西家村,1326年(元泰定3年)立。墓主仁,官至亚中大夫镇江路总管。碑体高250厘米,碑座宽72厘米,长148厘米,地面露出部分25厘米,碑文930字,碑铭全文载民国《无棣县志·艺文志》,字迹剥蚀严重
池店御辇曾氏祠堂
池店御辇曾祠堂
2023-06-06
池店御辇曾祠堂位于池店镇御辇村盈利170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代,现存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坐北朝南,五开间两落,木雕、石雕等装饰精美。有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后山曾公祠堂碑》1座
龚氏祠堂
祠堂
2023-08-11
出金溪县城,沿206国道南行12公里,就可以看到一座名叫猫儿岭的山峰,山下有一个风光绮丽的小山村,这就是左坊镇后龚村。村子不大,人口不多,但这个村子却因有一段烽火连天的红色的历史闻名遐迩,引得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瞻仰
青城墩遗址
青城墩遗址
2023-07-18
青城墩遗址位于横林镇张村,南距大运河2公里,距太湖20公里,北距寺墩遗址12公里,距长江24公里,发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曾出土玉琮、玉瑗等良渚文化遗物。
泗门谢氏始祖祠堂
泗门谢始祖祠堂
2023-10-18
泗门谢始祖祠堂位于余姚市泗门镇后塘河村。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明代余姚籍状元谢迁倡议建造。现存建筑除门楼外均为清代重建,占地2200多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由门楼、前厅、中厅、后楼、积谷仓组成,规模较大,格局完整,彩绘生动
青城千亩荷塘
青城千亩荷塘
2023-04-18
青城千亩荷塘——黄河乳汁哺育的西北之最。位于东滩一带的千亩荷塘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美名。盛夏时节,古镇绿茵茵的稻田香飘万里,1400多亩荷塘,160多种荷花姹紫嫣红,鱼儿池中嬉戏、水鸟塘边翱翔。荷池中各种鱼类的养殖已成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
父子进士祠堂(昂氏宗祠)
父子进士祠堂(昂宗祠)
2023-05-27
父子进士祠堂肥东县西山驿镇东昂集行政村祠堂于清代乾隆辛丑四十六年(1781年)落成。共三进五开间,原有屏门隔扇108扇。前院两棵天竹分为两边,至今完好无损。祠堂大门有1对石狮看守,门外两边是八字门
星槎何氏大祠堂
星槎何祠堂
2023-06-25
祠堂位于顺德区均安镇星槎村。清代建筑(1800年)。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三进,总面阔25.5米,总进深41米。主体为硬山顶式建筑,灰塑博古瓦脊,碌筒瓦,黄色琉璃瓦剪边,抬梁式木架构。宗祠前为一麻石铺成的地堂。头进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侧有外廊
青城山上清宫
青城山上清宫
2023-10-31
上清宫是青城山里位置最高的道观,宫内有老君殿、三清殿、文武殿和道德经堂,香火旺盛,大多数游人到这里都会烧香祈福。道观门口有观日亭,适合观赏日出。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始建于晋代,现存殿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
怡睦堂(汪氏祠堂)
怡睦堂(汪祠堂
2023-07-26
祠堂,座西朝东,该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正厅、后厅三进,进与进间有天井。占地600多平方米。第一进戏台70年代重修,一、二进间两边回廊有楼,且木雕刻精美,惜有损毁,第三进天花上设圆藻井三个,造型独特。
高阜曾氏宗祠
阜曾宗祠
2023-08-10
宗祠位于资溪阜镇阜村老街。建于清乾3年(公元1738年),为曾文定(曾巩)分祠。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散文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建昌南丰人。理宗时追谥文定。其后裔迁徙到此并建分祠,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
高港曾氏宗祠
港曾宗祠
2023-08-06
港曾宗祠位于南靖县南坑镇港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南朝北,由前后两进带两厢等组成。前辟祠埕,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天井两侧设廊房相连
祠堂后山遗址
祠堂后山遗址
2023-10-25
祠堂后山遗址,位于平潭县北厝镇北厝村林祠堂后山,新石器时代遗迹。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中文名:祠堂后山遗址地理位置:平潭县北厝镇北厝村林祠堂后山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占地面积:约15000m²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钱家祠堂
钱家祠堂
2023-07-21
在海盐沈荡镇中钱村,有一处浙北地区保存较好的祠堂之一——钱家祠堂,是钱镠二十五世孙钱陈群所建。钱宗祠又名永思堂,俗称钱家祠堂,为沈荡钱家族祠堂。钱宗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解放后作为粮库,而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