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青铜山大峡谷给你不一样的速度与激情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遂溪孔子文化城
2024-01-10
孔子文化城以恢宏大气著称,是中国新建成的最大儒家文化旅游区。区里的主建筑孔庙与山东曲阜古文庙、云南建水古文庙并称中国三大孔庙。遂溪孔子文化城旅游区座落在遂溪县遂城镇西南边。在渝湛高速遂溪出口出来,往遂城方向行车几分钟,就会见到一个宏大的古牌坊
黔江小南海
2024-01-10
(摄影:中国)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位于重庆与湖北交界处,距黔江城北部30余公里,车程约一小时。是一个融山、海、岛、峡诸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水面海拔370.5米,面积2.87平方公里
天津人民公园
2023-11-30
人民公园改造后,从设计上保留公园原有的中国园林的风格,使园区的景观、布局、园林建筑、小品与原有的园林建筑风格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具有典型中国园林造园特色的公园。后园区以水面为主,将原有的片石护坡水上部分改为自然山石护坡,使山石、湖水、植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白鳍豚养护场
2023-10-15
铜陵白鳍豚养护场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条件对白鳍豚进行易地养护的场所。它位于安徽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与铁板洲之间的夹江上。夹江长1620米,宽220米,洲上杨柳依依,云淡风高;江上水鸟逐波戏浪,江岸树影婆娑起舞,水色秀丽,风景宜人,是养殖白鳍豚的理想水域
克孜尔石窟
2023-10-10
克孜尔石窟(或称为克孜尔千佛洞)位于与库车毗邻的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塔格山,洞窟凿于木扎特河谷北岸悬崖上。西距库车73公里,东距拜城六十七公里。它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凿于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公元五-七世纪为最盛期
子午岭
2023-10-09
子午岭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史志记载,她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横跨庆阳市的正宁、宁县、合水、华池四县的24个乡镇,主脊长达250多公里,面积4900多平方公里
醴泉湖
2023-10-02
醴泉湖原为泔河水库,位于礼泉县城北3.5公里的泔河与小河汇流处,宝鸡峡灌区西干支渠的末端,属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四大调蓄水库之一。醴泉湖水域面积345万平方米,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林果面积占土地面积的90%以上,形成林水交映,环境优美
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
2023-09-28
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在普洱市东南37公里处,乘车沿昆洛公路南下与景洪市普文、勐旺毗邻的地方,就是昆明西双版纳东南亚旅游热线公路必经的莱阳河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属无量山脉南延末端的中等切割低中山地,山脉从东向西延伸,地势延绵起伏、东北高西南低
胡桥
2023-09-26
胡桥位于距石屏县城40公里的胡寨山与阿乔寨山之间,是石屏跨越小河底河进入元江、普洱、思茅等地的唯一通道。铁索桥建于1912年,跨度38.7米,由11条铁链,每条铁链299扣环联接而成。其中9条铁链平行作为桥道,2条铁链作桥道两边的扶手
穿洞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
2023-09-24
穿洞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穿洞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位于距黔西县城3公里处的新民村。与穿洞相邻约千米的大龙洞,洞厅高大幽长,洞内钟乳密布,千姿百态,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中、法两国地质洞穴专家进入考察后,认为很有探险旅游开发价值
怀阳洞溶洞群
2023-09-22
位于城南25公里的坛厂镇境内,与盐津河水库紧紧相连,由许多溶洞组成,怀阳洞是一穿洞,洞中有摩崖石刻,殿堂,是当年川盐入黔的必经之地,因而留下许多文化遗迹,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溶洞群千姿百态,景观独特,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1998年被命名为国际洞穴探险基地。
高要梯田
2023-09-21
梯田也像一条条美丽的苗家腰带,装点着雄浑的大山。岁月早已过去几百年,辛勤的苗家儿女年复一年在这里耕耘,繁衍,年年岁岁演绎着特有的农耕文化与大地艺术
开江宝泉塔
2023-09-20
开江宝泉塔(开江县)宝泉塔始建于明代,位于开江县城西五公里的普安镇宝塔坝西北,达万开宣公路交叉口以北800米的宝泉山上。与相距2公里的金山寺对山相望,四周田野山光水色,修竹茂林相绕,白塔亭亭玉立于绿波浩渺,千顷腴田之中,乃万宝之泉
郑家洞山洞博物馆
2023-09-19
是乡村教师陈喜朝创办的。1933年2月,红军在新场乡(今双流镇)建立苏维埃政权不到一月,就面对川北军阀部队与地方土匪的围剿周旋于悬崖上的郑家洞达15个月,27名红军官兵用热血将革命火种播在了大巴山区
章怀太子洞
2023-09-18
仪陇县东北边合作乡的西侧与巴中交界处有一座风景秀丽、气势磅礴的名山叫天平山。主峰海拔近700米,蜿蜒巴仪间,纵横数十里,山势雄奇幽邃,险绝无比。自唐宋以后,在山的主峰修建了章怀寺。从此章怀寺便取代了天平山名而著称于周围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