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靖边中学图书楼 相关景点共 1074
乌兰木图山
乌兰木
2023-07-12
阜蒙县八家子乡境内的乌兰木山,早年叫阿力玛山。两个名都是蒙语的音译,前者汉译为有红色树木之山,后者译为有梨之山。梨山之名更久。中文名:乌兰木山外文名:Zautraawoodenfiguremountain地理位置:阜蒙县八家子乡境内海拔:831.4m
崇正中学旧址
崇正中学旧址
2023-08-14
崇正中学旧址编号:编号44755042时代:1931年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东山街道大马路109号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筑、构筑物、碑刻、古树名木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保护范围:东北角:37°32′19.
浮山中学中大楼
浮山中学中大楼
2024-01-11
浮山中学中大楼位于安庆市枞阳县,年代为1926年。建成于民国16年(1927),罗马式建筑风格,上下两层,面积858平方米。小青瓦屋面,青砖墙体,为洋灰水磨石地坪。南边走廊外侧有水泥预制栏杆,中堂左右有通道,架有木质楼梯
河南省实验中学老教学楼
河南省实验中学老教学楼
2023-05-06
河南省实验中学老教学楼,位于郑州市文化路60号河南省实验中学校园内南部,建于1953年,总高约13米,面积2672.63平方米。该楼为歇山式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天然地基,老灰砖、白灰砂浆砌体,全木、双层加隔音木质楼板,钢拉杆、豪式屋架、木基层、满铺屋面板
遂宁省立第七中学旧址
遂宁省立第七中学旧址
2023-09-17
遂宁省立第七中学旧址(原名:省立七中旧址)年代:中华民国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地址:船山区富源路街道办事处南师路社区简介:遂宁省立第七中学旧址富源路街道办事处南师路社区遂宁师范学校内,现存其相楼和中山楼两个建筑
天津市东丽区育才中学
天津市东丽区育才中学
2023-03-20
天津市东丽区育才中学始建于1998年,占地840亩,建筑面积近35000平方米,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次性接纳3600名学生及150名教师同时参加集学军、学工、学农、国防教育、禁毒教育、人防教育、拓展训练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社会实践
佛图寺
2023-08-02
寺位于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寺前镇,相传为晋代西域高僧佛图澄所建,故名。此地以奇石异景而闻名,古人有诗赞曰:载道寻春到佛,石门不掩几千秋,仙塔层层看欲倒,芳景怡人去复留。寺庙现已毁坏,仅有庙基,周围景点有屏风石、天就门、披云石、天柱塔、飞来泉。
育德中学旧址
育德中学旧址
2023-03-22
育德中学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9071937年间)重要史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城内新华路北侧。1907年由中国同盟会直隶保定支部主盟人陈幼云联合12名同盟会员创建。该校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中,一直是保定革命活动中心
滁州中学凹字楼
滁州中学凹字楼
2024-01-15
滁州中学凹字楼位于滁州市琅琊区西门街道办事处四牌楼社区古楼街,滁州一中(老校区)院内,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代,面积为3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201244号。保护范围:东、西、南、北各50米
匡村中学旧址
匡村中学旧址
2023-05-20
匡村中学创办人匡仲谋,名启墉,字裕芬,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
赫图阿拉故城
阿拉故城
2024-01-10
阿拉故城,位于中国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阿拉是句满语,史称兴京,汉意为横岗,即建在平顶山岗上的城。赫阿拉故城,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该城横亘于群山拱卫之间,由内、外两城组成,内城中部地势低洼,有城内唯一一口饮水井罕王井
丰图宗祠建筑群
宗祠建筑群
2023-08-05
宗祠建筑群,位于连城县庙前镇丰图下村,清代遗迹。由泰孚公祠、翠岩公祠、含山公祠等三处建筑组成。中文名:丰宗祠建筑群地理位置:连城县庙前镇丰图下村所处时代:清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
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
2023-08-19
长山中学民族魂纪念馆,是学校专门筹建的面向师生和社会的公益性展馆,展示着学校发展的历史图片和实物,真实地反映了百年长中求索奋进的光辉历程。民族魂纪念馆充分利用光荣历史这一特色和优势,她让更多的青少年透过长山中学这个中国特定历史缩影的窗口
图斯克城址
斯克城址
2023-05-26
斯克城址位于同江市,年代为辽、金,类别为古遗址。2005年1月31日,斯克城址被公布为第5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杞县大同中学旧址
杞县大同中学旧址
2023-08-27
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旧址位于杞县城内金城大道中段。进步知识分子孟昭朴、孟昭渠于1920年初,利用其父孟广乐(号)时人孔庙(学)奉祀官之便在杞县孔庙开办了一所私塾,专门招收追求进步的13至18岁的中小学生和其他私塾学生。这批学生后来大都到北京、南京、开封等地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