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韩极石牌坊及韩极碑亭 相关景点共 7500
张鸣岗尚书石牌坊
张鸣岗尚书石牌坊
2023-08-13
张鸣岗尚书石牌坊位于万安县窑头乡轸塘村东北路口,红米石结构,门楼式,44E3层,高5米,宽4米,两侧各立一抱鼓石。牌坊的上部两层两面嵌刻着浮雕图案,正面门楣上石质匾额阴刻:奕世恩纶4字,右刻钦差巡抚,江西左副都御史夏良巡按江西监察御史吴达可为
徐桂林墓前石牌坊
徐桂林墓前石牌坊
2023-05-17
徐桂林墓前石牌坊为清代旌表营千总徐桂林墓前牌坊,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大桥村金岩寺山梅园山莊旁,牌坊坐北朝南,分前后二道,置于N形的神道上。两道牌坊形状、大小相似,均为双柱穿头廿字形石结构牌坊
茶马古道-甘露灵泉院石牌坊
茶马古道-甘露灵泉院石牌坊
2023-09-12
甘露灵泉院石牌坊(名山区)甘露灵泉院石牌坊即阴阳石牌坊,重修于明代天启壬年(1622年),左门上雕刻的是双狮戏球,右门雕刻的是双凤朝阳,中间雕刻的双龙戏珠,相传皇上才能走这道门,牌坊上方是精美的镂空雕刻,历经三百多年依然风韵犹存
父子进士石牌坊
父子进士石牌坊
2024-01-12
父子进士牌坊,又称丝纶世美牌坊,位于大埔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距今390余年,为纪念当时父子同中进士,父亲饶相(江西按察副使),儿子饶与龄(中书舍人)所建
阏舆古城及墓地
阏舆古城墓地
2023-07-09
阏舆古城墓地阏舆古城墓地(第二批省保)时代:东周地址:沁县册村乡乌苏村西南方是古代一处十分重要的聚落遗址,为兵家必争之地。阏舆古城战国时属,后属赵。1973年在村北发现了多处战国墓群
平坡旌表节孝石牌坊
平坡旌表节孝石牌坊
2024-01-15
平坡旌表节孝石牌坊建于清同治五年(1867)。在原平坡区政府旧址大门左侧约30米处,这是一座四方石柱的三孔牌坊,中间一孔宽2.5米,两边各宽2米。牌坊立四根大方石柱,中间两根高4米,左右两根各高3.5米。石柱边宽均为40厘米,顶端各雕有一蹲石狮子
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黎世序墓(含御碑碑亭
2023-08-31
黎世序(1772—1824),字景和,号湛溪,罗山县人。幼年家贫苦读,嘉庆元年中进士。同年任江西星子知县,不久任南昌知县。任上,境内彭蠡湖富仓、安乐等圩连年决口,四乡农田常常颗粒无收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
2023-11-18
庙沟后、横省石牌坊,按形制考证,约建于南宋至元代期间,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石坊。两座牌坊皆为墓道牌坊,所在墓道已毁,墓主无从考证。它们都是二柱一间一楼仿木结构石坊,坐东向西。前者石料采用鄞县西部产的梅园石,后者石料采用鄞县东钱湖镇的椅岙石
虹桥起义纪念碑亭
虹桥起义纪念碑亭
2023-11-18
1944年9月,日军侵占乐清。中共乐清县委作出武装抗日的决定,一边建立党领导下的乐清人民抗日游击队,一边帮助组建抗日友军——乐清渔区特务队和国民党乐清县警备第四中队(简称警四中队)
峨眉山灵岩寺石牌坊
峨眉山灵岩寺石牌坊
2023-09-12
在峨眉山舍身崖下,山脚不远处高桥镇中学校园,有座青石牌坊,高约7米,巍然屹立,风雨侵蚀,苔痕历历。正面刻敕赐禅林四字,雍容典雅,嘉靖辛卯春二月,给事中安磐书,背面祗园觉路。麒麟、白鹿、青狮、祥云、荷花、兰草图案,依稀可辨
金忠墓及墓志碑
金忠墓墓志碑
2023-11-18
金忠墓地处今宁波市东南约50华里的原东钱湖镇岭村百步山之东坡,现为东钱湖管委会管辖,1994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忠,字世忠,鄞县岭人,曾辅佐燕王朱棣夺取惠帝政权。因功高擢封为兵部尚书,兼詹事,死后诰赠荣禄大夫少师,赠谥忠襄
流村楼氏钦褒节孝石牌坊
流村楼氏钦褒节孝石牌坊
2023-10-17
流村楼氏钦褒节孝石牌坊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流村南面村口,时代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类别为古建筑。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倒扒狮石牌坊
倒扒狮石牌坊
2023-04-01
倒扒狮步行街61—63号,东西面向,当街而立。原为四柱三门牌楼式汉白玉石建筑,坊额正面镌刻黄门司谏,背面镌刻青锁纳言。牌坊上有历史人物故事浮雕图案,周围饰以云龙纹。中柱上部镂雕有窗棂纹;基座上雕有4只倒扒石狮,卷发圆眼,张吻施爪,形象生动
聚魁里石牌坊
聚魁里石牌坊
2023-11-17
聚魁里牌坊位于海曙区石碶街道西杨村风棚庙前,明代建筑。是一座二柱一间单檐歇山顶全石结构。通高4米,面宽3.45米。正脊设吻兽,双坡屋面筒瓦骑缝,檐前凿瓦挡滴水,四角挑檐平缓,柱头与横枋间饰斗拱
白云寺战斗纪念碑亭
白云寺战斗纪念碑亭
2023-11-18
1930年5月25日,驻扎在白云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部分指战员,突遭国民党部队包围。红军战士在政治部主任陈文杰的指挥下,奋起抗击,大部队得以突围。但担任掩护的16位红军战士终因弹尽,或战死、或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