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香港科学园 相关信息共 2648
火葬墓群
火葬墓群
2023-09-26
火葬墓群位于马者龙村老庄小山梁3个小山坡处。墓群相连600余米,为宋至明朝时期的白蛮(今白族)火葬墓群。火葬器大多为无釉白泥单陶罐和无釉白泥式宝塔盖两套罐两种。外形多数为外罐高27厘米,盖口周长78厘米;内罐高26厘米,最大处周长47厘米
大冲卡门
大冲卡门
2023-09-24
大冲卡门加和平村老虎洞下的大冲卡门,也是水西安坤在白泥屯上与补洞、猴儿关、栏马墙一道修筑的屯西要隘。在这一带有着动人的传奇。七块大石搭成的狗桥卡门下面纳雍河上游的抵母河段,是白泥屯西南纳雍与水城、六枝特区的界河。这里坡陡谷深,水势急湍
莫斯卡自然保护区
莫斯卡自然保护区
2023-06-01
保护区以莫斯卡沟流域范围为主,北与错郎沟分水岭为界,西以与丹东河之间的分水岭为界;南以拉龙沟为界东则以莫斯卡沟与阿里沟的分水岭为界,总面积达13700ha
刘家祠堂
刘家祠堂
2023-05-18
明间抬梁式,正贴为王架梁,上置西瓜柱,支三架梁,中间置脊瓜柱,蝴蝶木,瓜柱皆粗壮,三架梁与五架截西呈椭圆形,柱头上置圆斗,开十字
蜜环菌
蜜环菌
2024-01-09
多生长在针叶树及壳斗等阔叶树干基部、根部和倒木上,能引起活立木的银朽病。菌盖肉质,蜂蜜黄色至浅黄色,有平伏和直立的小鳞片,边缘有条纹。菌柄色同菌盖,菌环白色,在柄的上部。新鲜的菌丝体有荧光,在黑暗条件下可见淡蓝色光亮。营养丰
成县大黄
成县大黄
2024-01-01
成县大黄:大黄是多种蓼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
凤党
凤党
2023-12-26
凤党:党参属桔梗党参属,党参的根为常用中药,味甘性平,具补气,益血,生津的功能,在我国各地皆有出产。凤县所产党参,芦头蜂窝状,俗称狮子盘头;芦下密集横纹,称蚕项;皮松肉紧,质地柔润,有弹性而易折,断面黄白相间,中间黄色,曲折环绕有裂隙和放射状花纹,称菊花心。
丹凤蕨菜
丹凤蕨菜
2023-12-25
蕨菜是凤尾蕨蕨属中多
威信香菌
威信香菌
2023-12-21
威信香菌:香菌属白蘑,生长于深山中的不同树种,对光照、温湿度、经纬度、海拔高度等条件均有差异使其形态品质,色泽上有变异,按季节分有春香(菌)菇和冬香(菌)菇,春菇柄稍长,肉薄,有香味,色泽淡,冬菇肉肥厚,柄短、香味浓、色泽深。香菌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孢子
酸汤米线
酸汤米线
2023-12-18
酸汤米线:风味独特的玉溪酸汤米线,以味美闻名全省,到过玉溪的人,不品一下酸汤米线的味道,的确会使你后悔莫及杨才的酸汤米线,在解放前玉溪州城众多米线摊点中最负盛名,那时他在香鼓楼下边(今新兴路北门街口)摆摊,选用玉溪大白米(老品种)作原料,自榨自销,米线细白,
傣族的包烧
傣族的包烧
2023-12-15
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食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
民强荔浦芋
民强荔浦芋
2023-11-24
民强荔浦芋:荔浦芋属天南星,又叫魁芋、槟榔芋,原为野生芋,是经过野生芋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在荔浦县进行人工栽培已有400年的历史,有皇室贡品之称。荔浦芋是荔浦县主要传统产品,也是荔浦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芋荔浦县东昌镇民强村是荔浦芋
西林“三珍”
西林“三珍”
2023-11-21
三珍均属龟爬行类物。鹰嘴龟,俗称大头龟,头呈三角形,嘴啄状如老鹰嘴;山瑞,又名山龟,颜色为深褐色,背上有很多凸起的肉瘤,生活习惯与鹰嘴龟相似;水鱼,学名鳖,又叫团鱼、脚鱼、甲鱼,其颜色为暗草绿色
西胪乌酥杨梅
西胪乌酥杨梅
2023-11-11
西胪乌酥杨梅:杨梅是杨梅杨梅属的常绿乔木果树。其优稀品种乌酥核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末年内斜(潮汕译音,原字为上中下结构,由山大车组成)村农民郑董株野生杨梅单株选育嫁接繁殖的。乌酥核杨梅属迟熟种,高产、优质,较运,适应出口,果粒圈套,每公斤60多粒,果
美味假蒌叶
美味假蒌叶
2023-11-05
假蒌是胡椒植物,一般生长在村边的竹林缘,或和竹子混生在一起。它的别名有:假蒟、蛤蒌、山蒌等。它的叶子跟胡椒的叶子很相似,叶面光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