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马头石大屋村 相关信息共 7500
离谷山
离谷山
2023-08-25
离谷山位于邹坞镇东山口,海拔319.4米,与西山两山对峙,古驿道穿过其中,是古代战略要塞。此山山势陡峭,明裸岩较多,八五期间屡次造林没有成功,后经直播造林、封山育林,目前已成林郁闭,由于树种为当地乡土树种苦楝、椿树等与侧柏混交,树林层次分明,林相波浪起伏
龙山灵云禅寺遗址
龙山灵云禅寺遗址
2023-08-20
龙山灵云禅寺遗址位于莱芜区茶业口镇南嵬龙山风景区内,年代为不详,类别为古遗址。2004年12月30日,龙山灵云禅寺遗址被公布为济南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山灵云禅寺遗址,龙山灵云禅寺遗址简介,龙山灵云禅寺遗址济南市莱芜区龙山灵云禅寺遗址旅游指南
桃华山寺
桃华山寺
2023-08-11
位于棠阴镇白竹南5公里桃华山上。始建于宋,后废。明末寂庵禅师重修,旧时对寂庵禅师有日驻桃峰,夜宿石门之说,清初列为宜黄四大禅林(桃华寺、今古堂、芭蕉寺、巩寺)之首。清雍正年间(1723~1735),大殿被焚。清末,明海禅师致力重修扩建
相山石塔
相山石塔
2023-08-10
相山石塔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相山镇苔州,原通宜黄的古道旁。塔上錾刻有:普庵定光古塔。1982年全县文物普查省、市文物专家根据其建筑风格,特征定此塔为明代建筑。1988年,因风雨剥蚀的原因,石塔上面露出皇清雍正九年字迹,因此石塔的建筑年代应为:清雍正九年
黄道周讲学处
黄道周讲学处
2023-08-06
黄道周讲学处,位于漳浦县城东郊前,为黄道周的故居和讲学处,称东皋书舍,崇祯十七年,明亡,修建并改名明诚堂以明志,1646年黄道周殉国,南明隆武帝赐表文明书院。黄道周(15851646)是明清交替之际一位集易学家、理学家和书画家于一身的理学大师
桂峰蔡氏民居
桂峰蔡氏民居
2023-08-04
桂峰蔡氏民居年代:清座落地点:尤溪县洋中镇桂峰简介:由大门、正堂、楼坪厅、书斋等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大门额书绩绍西山;门楼左右各设一座钱库,正堂昂、枋等构件雕刻精美。正堂左侧另设书斋,有洗砚池和构花架;楼坪厅两侧为藏书楼等
兔耳岭
兔耳岭
2023-08-03
兔耳岭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堂义后山,与第一旗山山脉相连,山势以,草甸,怪,松奇,陡而不险,高而不危。兔耳岭,景色迷人,山坡奇特,此山野兔很多.野兔容易逃脱,不容易被猎,当地猎人称为,兔耳岭,兔耳岭是第一旗山景点之一,旅游路线正在规划中。。。
柏家台遗址
柏家台遗址
2023-07-28
1985年4月,在寿(县)蔡(家岗)公路拓宽工程施工中,于今东津渡西公路边沿发现一古代建筑遗址,总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因遗址天柏家台,故名为柏家台遗址。省、县文物研究工作者,对遗址作了发掘,发现有大型柱础、长方形铺地灰砖和四叶纹、山字勾连纹槽形砖
光启堂(郑氏祠堂)
光启堂(郑氏祠堂)
2023-07-26
光启堂位于马金镇排田·清·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共有三进,进与进之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建筑。第一进戏台,歇山顶,牛腿雕刻精美。一、二进中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门罩用砖叠檐砌筑,两边各有一券顶小门。
覆卮山梯田
覆卮山梯田
2023-07-21
上虞覆卮山梯田位于覆卮山半山腰,四周环绕东澄、梁宅、平山、丁山四个古,梯田从山腰铺泻而下又从山脚叠层而上。这些梯田全部由第四纪冰川遗迹——冰川中的岩块砌筑而成。秀美的梯田与硬朗的岩块又是一种跨界组合
沃洲山真君殿大殿、配殿
沃洲山真君殿大殿、配殿
2023-07-21
位于大市聚镇溪东。沃洲山真君殿始建年代不详。明称真人庙,《成化新昌县志》已有述及。《万历新昌县志》载:在沃洲。殿宇巍峨,神灵赫濯,秉香执烛者络绎不绝,朔望愈盛,为新邑之冠
海州东汉二号墓
海州东汉二号墓
2023-07-17
海州东汉二号墓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朐阳街道双龙棚山风景区。墓系东汉晚期砖石结构,由甬道,前室、后室三部分组成。东西长7米,南北宽3.12米。甬道土坑为斜坡式,墓底以砖铺作人字形纹。墓顶用砖石迭砌,墓壁系采用一顺一丁法以青砖砌成
城子山遗址
城子山遗址
2023-07-11
城子山山城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哈拉沟东南4公里的东山上,与玛尼罕乡交界处。因山之顶部有砌围墙如城,故名城子山,山城之西北3公里处是萨仁诺尔月芽湖旅游区,东北10公里是辽代降圣州佛塔,南与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镇仅30公里
千佛崖
千佛崖
2023-07-08
千佛崖,俗称石佛崖,又名佛峡,位于霍州市城南五六公里的郭庄西。西临汾河,背靠大运路,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千佛崖摩崖造像经唐、宋、元、明历代精雕细刻而成,大小佛像1000余尊。从现存石刻造像观察,暴露的面雕刻面积南北长约15米,崖高约8米
黄松沟石窟
黄松沟石窟
2023-07-06
黄松沟石窟,位于宁武县怀道乡黄松沟北的黄沙崖壁上。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明代凿建,现存为明代。有大小两个洞窟。大窟宽、深均为10米,高3米,前有两行石柱四根,柱上雕龙,顶部有藻井,门楣上有仿木斗栱五朵。小窟宽1.65米,深3米,高1.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