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高华村 相关信息共 7500
旱台子墓群
旱台子墓群
2023-04-20
旱台子墓群位于武威凉州区古城乡陆林沿山一带台地上。遗址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地面有封土堆,较大的有10多座,约35米,直径810米。1981年,在被洪水冲开的一座大型汉代砖室墓0土有灰陶罐、陶钟及铜钱等
青石湾墓群
青石湾墓群
2023-04-20
青石湾墓群位于古浪县土门镇和乐东1公里。是一处汉墓与唐墓共存的墓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地表可见圆丘形封土10处,13米。曾清理7座土洞墓,出土汉代彩绘灰陶罐、壶、素面灰陶罐、灶、井及铜弩机、铁剑、石砚、五铢钱等100余件随葬品
明水要塞遗址
明水要塞遗址
2023-04-19
明水要塞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音凹峡西42千米处一座独立隆起的小山丘上,山的东南西三面地形隆起,只有北面敞开,俯视成不规则四边形,山体四角。该军事设施依山而建,在山体四周有战壕与各碉堡、营房相连,西南两面有护城河似的战壕相通
锁阳城墓群
锁阳城墓群
2023-04-19
东墓群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坝锁阳城东南4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有墓葬674座,封土平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均为砾岩洞穴墓,大墓多集中在东南部,1号墓规模最大,封土3.6、墓道长28.5米、宽2.4米,土坯封门。曾出土铜带钩、灰陶罐、开元通宝等
布显岩画
布显岩画
2023-04-17
布显岩画该地点位于日土县扎普以西约40公里,海拔4420米。岩画发现地属湖滨阶地,在阶地前缘有基岩出露,岩画刻在岩石的节理面上,距地面1.5米。属旷野露天岩画,仅有一组画面。刻有图像的岩石较粗糙,呈灰褐色,保存完好,仅有个别图像因风化比较模糊
升庵祠
升庵祠
2023-04-15
升庵祠坐落在昆明西山山麓、滇池之滨的。是明万历年间人们为纪念杨升庵,将其旧居碧峣精舍改建为祠,供奉其塑像。这是一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临滇池,旁有清泉,花木繁盛,幽雅秀丽。祠内古木参天,楼台亭阁巍然肃立,祠堂静谧
古昌化城
古昌化城
2023-04-11
古昌化城是古昌化县的县城,位于昌江县西部滨海,距昌江县城石禄镇50多公里,原址位于现在的昌城乡昌城。古昌化城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昌化县受倭寇扰乱,昌化县以石砖砌墙,周长二公里半,六米,厚五米
里光水尾亭
里光水尾亭
2023-04-02
里光水尾亭位于泰顺县司前镇里光,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楼阁式,六面三层三重檐,亭9.42米。亭中设圆柱六根,鼓形柱础。亭身不设斗拱,用叠涩法挑出远檐。顶部浮雕花鸟图案,翘檐和亭身浑然一体,风格独特。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
来看一棵千年的古树,桂林阳朔大榕树。
来看一棵千年的古树,桂林阳朔大榕树。
2023-12-10
:大榕树,位于桂林阳朔高田乡的穿岩。田野中有一棵古榕遮天蔽日,树17米,树围7.05米,硕大的树冠覆盖2亩土地,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气根如老人胡须在风中飘拂,树干有的贴地而生,有的斜出如飞龙破雾,是罕见的奇树。史载,它与
刘家峡西红柿
刘家峡西红柿
2024-01-02
刘家峡西红柿:刘家峡西红柿形状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形美色艳、单果重300克500克、光泽红亮,酸甜可口,每百克西红柿富含维生素A92毫克、维生素C19毫克等多种营养成分,产地分布于太极镇、刘家峡镇等5个镇,50个。永靖西红柿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产量。永靖的
仁和芒果
仁和芒果
2023-12-06
仁和芒果,果形好、色泽鲜、含糖多,风味可口,亩产量。仁和区大龙潭乡北部的混撒拉是全区著名的芒果之乡。仁和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光热资源、明显的立体气候及年日照时数在2697.6小时以上,年均气温20.4℃等
铜陵大蒜
铜陵大蒜
2023-09-08
铜陵大蒜:铜陵大蒜别名太平大蒜汀蒜铜陵大蒜文名中外,是铜陵八宝之一,铜陵汀蒜,是因在铜陵原太平乡汀洲长期种植而得名。《铜陵县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铜陵大蒜的栽培历史悠久,有数千年历史,品种的稳定性很好,不易退化;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蒜头富含维生素C、碳
新塘葡萄
新塘葡萄
2023-09-04
新塘葡萄:新塘葡萄产地:勾山街道新塘。主要品种有藤稔、巨峰,面积400多亩,年产量500吨。新塘葡萄以其果大、汁多、甜度而名扬千岛。在2001年10月省精品水果展销会上,勾山南陀牌藤稔葡萄、红地球葡萄分别获得金奖和优质奖。
落水洞樱桃
落水洞樱桃
2023-07-10
落水洞樱桃:落水洞樱桃是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维的乡落水洞的特产。落水洞樱桃个大、味甜、色泽艳丽,已经成为彝州永仁的品牌商标。永仁樱桃又以永仁县维的乡落水洞的樱桃更胜一筹,落水洞坐落于楚雄州永仁县维的乡一座名叫双龙潭梁子的山上,那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独特的气
世忠寺山墓前石刻
世忠寺山墓前石刻
2023-11-18
世忠寺山墓前石刻位于东吴镇南。尚存两排石刻造像,有文相一对,2.45米,肩宽0.85米,头戴梁冠,身披宽袖罗云裳,手捧朝笏;武士一对,全身盔甲,双手握剑于胸前。另有石马、石虎等石刻。该组石刻,形象真实,神态生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