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高密民间艺术馆 相关特产共 1551
临沂煎饼
临沂煎饼
2023-10-07
临沂煎饼: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临沂煎饼历史悠久,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煎头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食用煎饼需
莒南地瓜菜
莒南地瓜菜
2023-10-07
味道香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传统的民间小吃。莒南地瓜菜的做法:把地瓜洗干净切成细长条,放到灶上的大铁锅里,再把花生捣碎撒在上面,添足水——水是一定
沭河米蛤汤
沭河米蛤汤
2023-10-06
沭河米蛤汤鲜美可口,回味悠长,具有滋阴壮阳的特殊功效,也是一味古老的民间中药方。米蛤汤是沭河沿岸农民最常做的一道的家常菜,选用沭河的鲜活米蛤配韭菜制作而成,翠绿的韭菜叶儿,琥珀色的米蛤汤,鲜美可口,回味悠长
淄博金丝鸭蛋
淄博金丝鸭蛋
2023-10-06
淄博金丝鸭蛋:金丝鸭蛋民间又叫缠丝鸭蛋。产于临淄大路家庄一带。古代临淄泉水众多,河汊交错,近水人家多养鸭。大路家庄是安次水注入水(今乌河)之处,河内多产螺丝以及鱼、虾等。鸭食之,所产之蛋卵黄层层,紫赤相间。剖之,如金丝缠绕,其味异常。如盐渍近月时间,煮熟刀切时
夏津土锦
夏津土锦
2023-10-04
夏津土锦:即民间纺织的花棉布。质地柔软,布面平匀。图案为矩形、方形大小变化的棂格或各色彩条。色彩艳丽,对比鲜明。土锦纺织工序严谨而复杂,纺线应细匀,用力要适度,棉线洗涤浸泡要匀透。图案以经线与纬线的色彩交织而成,有达十余色者。土锦以当地木制足踏织机织造,织梭按
传统宴席十大碗
传统宴席十大碗
2023-09-29
传统宴席十大碗:传统宴席十大碗是微山湖区民间传统宴席的主要形式,由扣碗鸡、小酥肉、扣碗鱼条、扣碗山药等菜品构成。以湖中野生四鼻鲤鱼、野生乌鳢、野生小白鱼、散养0鸡、野生莲子、山药等为主要原料。菜品有荤有素,营养搭配合理,老少皆宜,风味独特。菜品制作别具一格:吃
瓦缸煨汤
瓦缸煨汤
2023-09-27
瓦缸煨汤:瓦缸煨汤江西沿袭民间传统煨汤方法,以土鸡、龟、天麻、猴头菇等为原料,加以天然矿泉水,放入巨型土质陶器瓦缸内,用硬质木炭火恒温煨制达七小时以上。久煨之下的瓦缸汤,原料的鲜味及养分充分溶解于汤中,味道更鲜、香、醇、浓,且营养不易流失;比较著名的有香梨煨老
马尾春卷
马尾春卷
2023-09-21
马尾春卷:福州民间小吃。俗称春饼,选用精粉煎成,皮薄似蝉翼,饼可映字,又轻又薄。馅选鲜嫩的豆芽,佐以韭菜、笋碎、肉丝、豆腐干片等,炒熟备卷。食时,选摊开薄饼,自取包馅,先卷一边,两头覆紧,再卷成条状,便可入口。如果,把春卷投入油锅一炸,捞起便成油炸春卷,俗称炸
古田米烧兔
古田米烧兔
2023-09-18
古田米烧兔:古田米烧兔(腊兔肉)是古田民间年节时特制的佳肴。客人到古田,必定会尝到米烧兔。它色味俱佳,油亮的兔皮呈米黄色,兔肉溢出阵阵米香,让你未食先流涎水。米烧兔制作工艺独特,先在铁锅里放入大米,再用竹架托住宰杀的兔子,烧起微火让锅温慢慢烘干兔肉大部分水份,
麻糍
麻糍
2023-08-31
麻糍:麻糍是永康别具一格的一种糯米食品,民间建房、种田和农历七月半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食用。市场上也常有出售,但唯独城郊的田宅麻糍最负盛名。它种类很多,有麻糍泻、麻糍滑、米筛花、麻糍食果等等,成品洁白如雪,柔软如绵,光滑细腻,不粘碗,不钉牙糊口,老小皆宜,食者无所
哑巴生煎
哑巴生煎
2023-08-29
在苏州这种馒底金黄、硬香带酥、馒身白色、松软可爱、一咬汤卤满口的民间食品,也有吃了还想吃的时候......——这是在哑巴生煎临顿路分店的店堂里的媒体介绍,可见生煎馒头对于苏州人是一种口福。说到苏州的生煎馒头,论名气和口味当
鲁垛乱针绣
鲁垛乱针绣
2023-08-28
鲁垛乱针绣:鲁垛乱针绣起源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后结合苏绣、湘绣、扬绣工艺的特点,逐步形成鲁垛乱针绣寓情于针、以线达意的独特风格,成为刺绣工艺的后起之秀。十九世纪下半叶,鲁垛杨莫氏对传统的枕套绣、肚兜绣和花鞋绣技艺进行大胆革新,融入生肖、花草等图案,充
白汤乌·将军过桥
白汤乌·将军过桥
2023-08-25
黑鱼性烈,肉食,群鱼见之,避退三舍,故民间常以将军冠之。亦有传说黑鱼为龙宫大将军而冠之为将军的。此鱼皮厚力大,生命力很强,泥塘水枯时,入淤泥中头
伍佑醉螺
伍佑醉螺
2023-08-24
明代民间早已有制作。每年夏季,选取产自滩涂上的个大、肉厚、不淀沙的鲜泥螺,经清水浸泡后,加入曲酒、赤砂糖等拌和,每天搅动,持续七天方可食用。其特点壳软透明,酒香浓郁,咸甜适度,细嫩鲜美,为佐酒佳肴。装坛密封后不变
蒙古凉粉
蒙古凉粉
2023-08-14
蒙古凉粉:原为清宫中的小吃,康熙年间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喀喇沁王后传入当地蒙古上层人家,作为夏季消暑冷食,后又传入民间。其以荞麦为原料,经碾轧、过箩等工序,以清水和成糊状,放在锅里煮,待稠时舀出摊于案板上冷却。吃时,使一种薄铁片斜下穿孔一层层向下刮,则成一根根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