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高寨村 相关信息共 7500
昌安故城
昌安故城
2023-08-15
昌安故城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王家庄街道李家古城,距峡山城区22公里(位于安丘城东南14公里)。故城址长400米、宽200米,总面积8万平方米。今李家古城后存残垣一段,长约500米,3—4米,黄土夯成。村内经常发现汉代砖瓦、五铢钱、箭头等
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
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
2023-07-31
时代:明至清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乡龙川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位于绩溪县瀛洲乡龙川,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历代多次维修。奕世尚书坊为仿木石构牌坊,三间四柱五楼,10米,宽9米,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太子胜景
太子胜景
2023-07-25
太子胜景属位于石门洞景区内,是石门洞第二景区,属低山,平均海拔为700米,岩性为流纹质火山凝灰岩。东至里山圩,南至洞背后山,西至石门洞至师姑湖公路,北至际后,面积约1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
黄充夫妇墓
黄充夫妇墓
2023-06-29
黄充夫妇墓位于廉江市石城镇上县北,俗称蚁仔坟。清光绪《州府志》、道光《石城县志》记载:明御史黄充墓,在上县后高峰左蚁仔岭。原配杨氏,续配谢氏,俱合葬蚁仔坟。墓地坐西北向东南,面积约5000平方米
顺平子城遗址
顺平子城遗址
2023-03-22
顺平子城遗址位于顺平县子城一带,为战国、汉代古遗址。1982年7月23日,顺平子城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子城遗址属战国、汉代时期遗址,位于顺平县城东南10公里的玉铺镇大王、子城一带。为战国时期曲逆县旧城
登封李庄遗址
登封李庄遗址
2023-05-06
李庄遗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李庄南台地上,遗址处在大呼沱河西岸二级台地上,北南低,西东低,南北较长,整体呈长方形分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物人员调查发现。2008年文物普查时又进行了调查,根据文物普查采集到的标本判断,该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
仪征神墩遗址
仪征神墩遗址
2023-05-04
神墩遗址神墩遗址位于仪征市陈集镇丁桥塘组8号居民房以北34米,泗大线以东700米,塘埂西南280米。遗址地处蜀岗丘陵地带,位于台形高地之上,自北向南倾斜。遗址的北、东、西三面有河道及水塘环绕,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上,北侧最高处面积约1000平方米
古茶花
古茶花
2023-05-03
古茶花地点:双涧乡平尾旁,海拔2500米。古茶花现位于一院内,该院原为小学。茶花分株共分为两丛,种植于房前庭院的两个砖砌花台上,花台0.6米。每个花台各有三株丛状种植的茶花,西测花台三株干周分别是50厘米、42厘米、39厘米,约8米,品种不祥
顿岗竹苞松茂围
顿岗竹苞松茂围
2023-06-18
顿岗竹苞松茂围位于顿岗镇周所。整座围楼青砖、瓦和木构筑。该围楼坐东北向西南,面阔25.8米,进深17米,四层(四角五层)约13米。围的四周有护围墙,3.5米。围楼顶层四角稍高有炮角。围墙牢固结实,外层墙厚1米,二层以上围的外墙有一米宽
箱子岩
箱子岩
2023-06-16
它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西北部慈利县高桥乡金坪,慈(利)洞(溪)公路绕其麓,方圆1.7公里。其岩南侧约200米,长约80米,垂空如削,全由长方形岩块构成。岩块一般长约6米,约2米,墨黑而泽光,酷似黑皮箱,故有箱子岩之名
铁山寺宝塔
铁山寺宝塔
2023-06-08
铁山寺宝塔位于郧西县关防乡铁山寺。六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琉璃砖塔,现露出地面仅五层,9.7米,五层以下被淤积泥沙掩埋。现底层边长1.63米,2.65米,每层檐下用琉璃构件砌成圆柱、额枋和斗拱,每面设壁龛,第三、四层龛内浮雕佛像。塔体逐层内收。塔刹无存
城门山石刻造像
城门山石刻造像
2023-06-04
城门山石刻造像位于仓山区城门镇城门城门山巅飞来石,西南面500米为城门中心小学。该造像系于一块风动石下的础石上凿造佛龛,龛内有地藏王、泗州文佛、侍者等四尊浮雕造像,地藏结跏趺坐于莲座,手秉禅杖,0.74米,宽0.41米,泗洲文佛0.71米,宽0.34米
姚莹墓
姚莹墓
2023-08-01
姚莹墓位于桐城市区西北9公里的龙眠乡双溪小河口。系夫妇合葬墓。墓坐东朝西,墓地面积108平方米。墓冢前有石质三级拜台,每级1米。墓冢后环以乱石围成的墓圹,中嵌墓碑,碑1米、宽0.6米,为清同治元年(1862年)所立,正面阴刻楷书碑文
烽堠遗址
烽堠遗址
2023-07-22
烽堠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城南披云山上,根据民众反映与建筑形制,为建于明初洪武年间。遗址是块石砌成的梯状方台,3米,底每边长9米,顶每边长7米。遗址东面左侧两米处有石旗杆夹一副,130厘米,宽27厘米,厚12厘米,东向外口上下有凹曹两个
雪仰头陀塔
雪仰头陀塔
2023-07-06
雪仰头陀塔,又名晓祖宝塔,位于宁武县涔山乡小石洞的悬崖栈道上。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2平方米。创建于清代,现存为清代建筑。六边形砖塔,通8.5米。共四层,每层檐下有叠涩檐。塔座1.1米,其余各层三面辟假壶门,每面书佛教咒语,塔刹已残。塔基下有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