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高平铁佛寺 相关景点共 1098
包家石佛寺石造像
包家石佛寺石造像
2023-03-31
包家石佛寺石造像位于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年代为明。2017年9月22日,包家石佛寺石造像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包家石佛寺石造像,包家石佛寺石造像简介,包家石佛寺石造像安庆市岳西县包家石佛寺石造像旅游指南
铁坑殿
坑殿
2023-10-26
坑殿,位于福建北部政和县杨源乡,距离杨源村2公里。坑殿顾名思义背靠了高耸的坑山,面积很小,只有半亩见方,却建有大殿、下殿、偏殿及一个古戏台。从坑山蜿蜒而下的泉水,迂回于圣殿古戏台下,千百年来浪花激荡,编织着同源同根的闽台文化画卷
沧州铁钱库
沧州钱库
2023-07-03
沧州旧城(旧州)东关有个闻名天下的铁狮子,铁狮子东面不远有个钱库。钱库所在的仿古院落也称旧城文化展览馆。除唐末五代时的滚木礌石以及红衰草、文殊殿等,最吸引人的就该是那总重四十八吨的一块块唐宋钱了。据说,这些钱1958年大炼钢铁时曾挖出过
滕州铁牌坊
滕州牌坊
2023-08-25
滕州牌坊始铸于清朝乾隆壬戌年(1742)年,铸成于乾隆丁卯(1947)年。1966年因破四旧,这个经历220多年的牌坊消失在历史长河里。3月29日,记者慕名来到家住龙泉苑小区的耄耋老人刘康世家中,了解有关牌坊的故事
遵化御佛寺
遵化御佛寺
2023-06-30
遵化市御佛寺,座落在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清东陵附近的遵化市马兰峪镇塔山,占地18、46亩,寺院座南朝北,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以前。因为常住的一直是僧侣,所以是一座佛教寺院,但这里历史上供奉的主要是道教的神像,最早称药王庙,供药王孙思邈
八达岭石佛寺
八达岭石佛寺
2023-11-30
佛寺古称佛岩寺,《西关志》载:佛岩寺在居庸关西北二十五里,兴废无考,维寺中石佛一尊刻辽开泰四年(圣宗年号1015年)字迹,壁间又书元大德十一年(成宗年号1307年)造字迹,约之创自辽金时,其为古刹信矣
渑池石佛寺石刻
渑池石佛寺石刻
2023-08-28
渑池石佛寺石窟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北坡头乡王坟庙下村,距县城约20公里。该石窟背靠红砂岩崖壁,面对山涧水,山涧大致呈南北向。石窟中因主佛身高6米(合市制丈八),故当地人俗称丈八佛寺
七个星佛寺遗址
七个星佛寺遗址
2023-05-31
七个星佛寺遗址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位于焉耆县七个星镇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梁和坡地上,是佛教文化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七个星佛寺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
北京卧佛寺
北京卧佛寺
2023-03-13
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园内,是大乘佛教唐代禅宗的皇家寺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雍正皇帝称其为入山第一胜境、西山兰若之冠。据传说,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从印度带着大量经书和佛像回到长安城,唐太宗李世民率领数万僧众出城迎接,盛况空前
南山生佛寺
南山生佛寺
2023-10-28
风景秀丽的南山生佛寺,原名万安寺,始建于三国吴宝鼎年间,后改为瑞安院,而迁址南山,改为南岩寺。该寺坐落在江西省南康市西华乡境内,距市区2.5公里。南山,又名南台山,与市区隔江相望。这里山清水秀,重峦叠嶂,景色迷人
石佛寺石窟造像
佛寺石窟造像
2023-11-08
佛寺石窟造像时代为元。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瓦窑坪村,此为我省惟一元代佛教摩岩造像。石窟造像凿于元至正元年(1341),相传在东江上放排的青山客,为祈求菩萨保平安,在此建石佛寺。造像坐北朝南,背倚神仙岩悬壁,面临东、郴两江交汇处
曼宰竜佛寺
曼宰竜佛寺
2023-09-08
曼宰竜佛寺位于勐遮镇勐遮村委会曼宰竜村,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曼宰竜佛寺壁画始绘于傣历1230年(1868年),由7幅主题鲜明反映佛经故事的壁画组合而成,具有浓郁的傣族民间艺术风格,把一个完整的故事集中在一幅画中表现出来,人物造型突出正面人物的心灵俊美
泉州铜佛寺
泉州铜佛寺
2023-06-07
泉州铜佛寺历史悠久,寺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清朝施琅曾孙施国宝重修时易今名。现存大殿为三开间宽18米,五进深19米的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内供奉清顺治十二年至十六年期间铸造的铜佛十六尊,佛像高四、五尺,佛相庄严,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千佛寺摩崖造像
佛寺摩崖造像
2023-07-06
佛寺摩崖造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虽在数量上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区却是惟一的、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
繁峙石佛寺
繁峙石佛寺
2023-07-06
佛寺,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岗里村南约2公里的莲花山南坡上。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6米,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清雍正二年(1724)及同治、道光年间屡有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