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高椅古村 相关景点共 7500
团东清化寺
团东清化寺
2023-07-09
清化寺时代:宋地址:高平市城东北10公里的团池据寺内原有残碑记载,创建于唐代,元明均有重修。该寺为羊头山清化寺之下寺,整个寺院因地势而建筑于村中的地上,坐北朝南,四进院落,规模宏大,殿阁高低有序,显得别致可观
侯马隘口战略防空洞
侯马隘口战略防空洞
2023-07-08
隘口战略防空洞位于侯马市上马办事处隘口西南2公里,南同蒲铁路从其西侧经过,防空洞紧依铁路线东侧的一个山凹内,南北两侧的断崖上共开凿7孔窑洞,总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防空洞砖券而成,宽4米、约5米,深50米,砖券体约1米厚
乔泽庙戏台
乔泽庙戏台
2023-07-08
乔泽庙戏台乔泽庙戏台(第六批国保)时代:元地址:翼城县东南七公里处的南梁镇武池西乔泽庙内亦称水神庙,庙已毁,戏存。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1984年重修。戏台坐南朝北,台基1.6米,沿袭宋金舞亭建筑规制
左权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
左权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
2023-07-07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位于左权县麻田镇清漳河畔西山村南200米处西山脚下,面向东北大羊角(新闻烈士殉难地),是为纪念《新华日报》主编何云等57位新闻战士而修建的。于1986年5月28日落成,其7.5米,碑座为方形,四面凸阶,雕栏环绕
北龙山摩崖石刻
北龙山摩崖石刻
2023-07-06
北龙山摩崖石刻,位于繁峙县金山铺乡北河会北1000米的北龙山山顶巨石上。分布面积14.6平方米。分东西两区。东区有佛龛70窟和石刻佛像1处。龛内无佛像,佛龛上方有石刻佛像。佛龛0.26~0.6米,宽0.2~0.32米,深0.12~0.26米
小砂东南遗址
小砂东南遗址
2023-07-06
小砂东南遗址,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小砂东南400米处。遗址所处地形为滹沱河南岸二级台地,南北底,呈缓坡状。南北长500米,东西宽400米,分布面积20万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红陶片以及少量泥质彩陶片,可辨器形有钵
孟良寨址
孟良寨址
2023-07-06
孟良寨址,位于繁峙县砂河镇义兴寨东南100米处,相传为宋代将领孟良驻兵处。现存有石砌墙体。墙体南北长350米,底宽4米,顶宽2米,残1~2米。中部设圆形寨子,直径30米,东部另砌一道辅助石墙。总分布面积1.05万平方米
张隐元烈士碑
张隐元烈士碑
2023-07-06
张隐元烈士碑,位于五台县耿镇耿镇耿镇中学大门前右侧约15米处。碑1.26米,宽0.63米,厚0.16米,占地面积0.33平方米。碑首呈圆形,石质。碑文书:稳元同志千古抗日战争於一九四二年,张稳元同志在完成控敌任务期间,不幸被敌杀害
西留属崇庆寺钟楼
西留属崇庆寺钟楼
2023-07-06
西留属崇庆寺钟楼,位于代县枣林镇西留属东。据楼内钟铭记载,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原寺已毁,现仅存钟楼,为清代遗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45平方米。二层木结构楼阁,重檐歇山顶。石砌台基,基宽6.7米、深6.7米、0.5米
代县城隍庙
代县城隍庙
2023-07-06
城隍庙,位于代县上馆镇西北街城隍庙街。据清光绪《代州志》记载,创建于明代,清顺治七年(1650)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337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和后殿,两侧为东西配殿,现存为清代遗构。后殿砖砌台基,基宽18米、深10.8米、0.6米
东留属墓葬
东留属墓葬
2023-07-06
东留属墓葬,位于代县枣林镇东留属东南约600米处。俗称杨七郎墓。杨七郎即杨业第七子杨延兴,宋代将军。其事迹多见于戏曲、演义中。墓区东西45米,南北108米,占地面积4860平方米。地表现存黑石垒砌封土1座,底径6.3米,3.6米
火神台
火神台
2023-09-01
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火星台。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形如墓,35米,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
项城袁世凯故居(袁氏旧居)
项城袁世凯故居(袁氏旧居)
2023-08-31
袁世凯故居袁世凯故居位于市区东南17公里的王明口镇袁寨。袁世凯故居是著名历史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诞生地。旧居占地270亩,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传统风格的各式建筑248间,周围是1800米长、10多米的寨墙,6座炮楼及三道护城河
老河罗汉洞
老河罗汉洞
2023-08-30
老河罗汉洞位于驿城区老河乡老关庄西北的北山山顶,面积约20平方米。在正对洞口的石壁上,有3尊约60厘米的石刻壁画罗汉,神态自若,形象逼真。洞壁石刻字迹显示,为唐高宗上元年间一位高僧游玩至此所刻。樊金凤摄
邓州霍去病墓
邓州霍去病墓
2023-08-29
霍去病墓,位于邓州市张村镇南冠军西,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紧靠冠军中学,其东为学校操场。墓底平面呈园形,7米,底直径30米,原来范围较大,后当地群众在西侧和南侧拉土,范围逐渐缩小,墓顶已为平地,周围种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