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魏县礼贤台 相关信息共 4056
栖贤巷门
巷门
2023-11-04
巷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山镇。相传该村曾是秦末遗民商山四皓之一东园公隐居处。现在存留的只是栖巷门,即是东园公隐居于此经常出入山上的一条街巷。巷门就在街巷的北端,巷门跨巷而建,砖木结构,硬山顶。面阔一间,进深四檩。四周设青石压沿,中间小砖铺地
贤山寺
山寺
2023-10-03
山寺位于扶风县城西南塬边午井镇南官村,面对秦岭同太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与法门寺相峙,低头能睹渭水长流东去,足下可见陇海铁路输通神州各地。寺前两山环抱一沟,远看不见,诚访即到,绿树成荫,包刹其中,依塬建寺,游人有入山之感
栖贤谷
2023-07-07
谷位于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区,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峡谷,人在吊桥行,瀑布脚下飞,景观非常独特。从仙人谷停车场出发往南,过桥就到了西水沟,沿溪流而上,漫步在白云峡谷中,两侧山峰耸峙,郁郁葱葱,谷间植被繁茂,溪浪伴行,水声悦耳,环境十分清幽
十贤祠
2023-06-29
到湛江不可不到雷州,要了解湛江的历史文化尤其不可不到雷州,到雷州,必瞻仰西湖公园中的十祠。雷州半岛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远离政治中心,使它在中原人心中常以蛮荒瘴疠的可怕形象出现。皇帝看中了雷州的荒蛮,以为贬至雷州不仅是政治上的惩罚,也是人格上的侮辱
孙口古贤桥
孙口古
2023-09-02
桥张公艺墓前的古桥又名访贤桥,位于孙口乡古桥村南100米。2006年4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台前县文化旅游局协作,按照河南省文物钻探工作规程进行了文物钻探,初步断定此桥为石拱桥,东南、西北走向,深埋地下约6米,桥长52米,宽6米,建于唐初
通贤贡柚生态园
贡柚生态园
2023-09-16
贡柚生态景区位于安岳县通镇,距县城21公里,景区面积为3.4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通贡柚生态景区是连续七届获得全国柚类评比金奖的通贡柚的发源地
高桥仰贤堂
高桥仰
2023-03-29
高桥仰堂位于高桥镇东街81—93号,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基底面积约440平方米,主楼约640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是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免费供市民参观
福贤裹蒸棕
裹蒸棕
2023-11-10
裹蒸棕:福裹蒸棕福小食店在1982年初,挖掘传统制作方法,精心巧制成别具一格的裹蒸粽。它是佛山历史上有名的小食。裹蒸粽的主要原料是绿豆、糯米、五花猪肉等。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绿豆磨开边后浸水脱壳,再将米洗净加少许油盐搅匀,另将五花猪肉切成方块,用五香粉、盐
礼魁坊及节孝坊
魁坊及节孝坊
2023-04-10
魁坊及节孝坊位于临高县多文镇,时代为明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10米,南面向外延伸10米,西面向外延伸10米,北面向外延伸10米,魁坊及节孝坊,魁坊及节孝坊简介,魁坊及节孝坊临高县魁坊及节孝坊旅游指南
万安百加九贤祠
万安百加九
2023-11-14
祠位于百加镇九小学内,濒临赣江,是我县唐至清三胜地之一。九祠自1870年建成以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因文风鼎盛而闻名遐迩。自唐以来,九村就有居寺、昂溪书堂、九祠三名胜。居寺原名为涵山寺,于唐时建成,本为奉佛祀神之所
云台小七主题乐园
小七主题乐园
2023-03-13
武县云小七主题乐园位于修武县七镇,隶属于修武县七镇管理。云小七主题乐园是我市首家以冰雪为主题展现焦作特色文化的游览项目。本场馆位于云台山脚下。该场馆占地三十七亩,主要有冰雪王国和极具特色的绝活表演等内容
景贤贾氏宗祠
贾氏宗祠
2023-08-12
贾氏宗祠,位于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镇景贾家自然村中部,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1872平方米。景贾氏宗祠是贾家古村之心脏,一切族中的大事和各种隆重的祭祀仪式都得在宗祠内举行,是村中最具权威性的古建筑
常山兴贤塔
常山兴
2023-07-26
塔,明代建筑。坐落于常山县球川镇水口外石壁底的溪边岩石上,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常山县志》载:兴塔,在球川,明万历末年徐小竹、毛良明等建。该塔系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身高27.27米,塔基用条石砌筑,坚实牢固,底层设一门,门向朝北,塔身用青砖砌成
礼士胡同一百二十九号四合院
士胡同一百二十九号四合院
2023-12-03
士胡同四合院原为清末武昌知府宾俊的住宅,在东城士胡同129号,大宅为三开间,内有两个四合院,两院之间有回廊相通,东院花园设有垂花,砖雕院墙及停流水等,花木宜人,景色古拙秀美。
吴学礼烈士办报遗址
吴学烈士办报遗址
2023-09-23
吴学烈士办报遗址营盘乡位于长顺县西部,总面积68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属山地地形。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全乡森林覆盖率为89%,空气清新宜人,可说是天然氧吧。革命烈士吴学曾在这里生长和进行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