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鸭园镇西山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里水西华寺遗址
里水西华寺遗址
2023-06-25
西华寺原址位于南海区里水西华村的石门山麓。2006年10月,在武广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西华村村民在西华寺遗址挖出一块成化十年(1474年)立石、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石门山重建西华寺碑》,引起省内有关专家高度关注
大虎炮台遗址
大虎炮台遗址
2023-11-06
大虎炮台遗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小虎村大虎山(大虎山岛东边偏北),属虎门炮台。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在大虎山岛东边偏北,坐西南向东北,炮台始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两广总督阮元倡建
密县瓷窑遗址
密县瓷窑遗址
2023-10-22
时代:唐宋密县瓷窑遗址,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南,原密县老城西门外。遗址地处南北走向的菜园沟河两岸,李公惠政桥横跨其上,桥北称碗窑沟,桥南称菜园沟。在河沟两侧断崖上,都暴露出窑具和瓷片的堆积层,尤其是桥南河沟东侧更多,堆积层一般厚1—3米
孙坡遗址
孙坡遗址
2023-05-06
孙坡遗址地处郑州西部的低山丘陵区,嵩山东北部延伸的余脉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呈斜坡状,遗址区相对较为平坦。北部断崖剖面发现有文化层,浅灰土,土质较松,包含物有陶片等。陶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以泥质陶为主;陶色有灰陶、红陶、黑皮蛋壳陶等
东章遗址
东章遗址
2023-07-06
东章遗址,位于代县峪口乡东章村东南。东西约500米,南北约700米,分布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遗址地处滹沱河南岸丘陵台地,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东西两侧临沟。未发现文化层堆积,地表采集有夏代的夹砂灰陶片,器表饰有绳纹,可辨器形为瓮;汉代的泥质灰陶片
沟坝遗址
沟坝遗址
2023-08-22
沟坝遗址位于东平县梯门乡沟坝村西处山间台形地上,面积约6300平方米,为商周遗址。文化层堆积厚约0.5—2米。土质灰褐色,地表暴露遗物有夹砂褐陶鬲足和泥质灰陶粗豆柄、厚壁罐、兽骨、蚌片等。一般陶器多饰绳纹。南部有一方形灰坑,边长1.5米
西级遗址
西级遗址
2023-08-16
西级遗址位于昌乐县北展乡西级村西,南依猪河,南半部有一东西向沟,其两侧3至4米断崖上遍布遗迹遗物。遗址东西约400米,南北200余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递次叠压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龙山文化层厚2.3米左右,暴露灰坑、墓葬、兽骨、陶片
兑堡遗址
兑堡遗址
2023-11-23
兑堡遗址,位于五寨县韩家楼乡前兑堡村、后兑堡村之间。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分布面积5万平方米。遗址位于临沟台地上,文化层厚度不详,地面遗物分布较为密集,采集有属新石器时代泥质灰陶及泥质夹砂红陶残片,上施绳纹、蓝纹,可辨器形为鬲足
辉渠镇下涝坡村
辉渠下涝坡村
2023-08-16
安丘市辉渠下涝坡村位于安丘市西南部30公里辉渠温泉社区。与省道律南路临近,王辉路、辉城路、雹柘路、红孔路等县乡道路纵横交错,可进入性极强。近几年,下涝坡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环境优美乡村、山东省最佳休闲乡村和潍坊市旅游强村等荣誉称号
古严庄遗址
古严庄遗址
2023-05-09
古严庄遗址类别:古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汝阳县古严庄东公布时间:2000/9/1公布批次:第三批
五李农业生态观光园
五李农业生态观光
2023-08-20
陵城镇五李农业生态观光位于城区南3公里处,京沪铁路依县而过,315省道、104国道横穿全境,距离德州市区仅20公里,是陵城区万亩品质蔬菜基地的核心区,先后荣获国家万亩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基地、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德州市设施蔬菜生产明星乡镇称号
贵阳哪里有樱桃采摘园
贵阳哪里有樱桃采摘
2024-06-14
又到了采摘樱桃的季节,樱桃不仅长的让大家喜欢,且甜美的味道更是让大家喜欢着,最近贵阳这里有许多采摘是可以让大家去采摘的,如果大家需要去体验采摘的话,小编这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贵阳这里的几家采摘地点吧!
登封李庄遗址
登封李庄遗址
2023-05-06
李庄遗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李庄村南台地上,遗址处在大呼沱河西岸二级台地上,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南北较长,整体呈长方形分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物人员调查发现。2008年文物普查时又进行了调查,根据文物普查采集到的标本判断,该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
仪征神墩遗址
仪征神墩遗址
2023-05-04
神墩遗址神墩遗址位于仪征市陈集镇丁桥村高塘组8号居民房以北34米,泗大线以东700米,高塘埂西南280米。遗址地处蜀岗丘陵地带,位于台形高地之上,自北向南倾斜。遗址的北、东、西三面有河道及水塘环绕,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上,北侧最高处面积约1000平方米
临颍华严寺遗址
临颍华严寺遗址
2023-05-29
华严寺遗址位于临颍县城东三十里,三家店村南一里处。遗址高八米,占地五十余亩,基址如龟形,首尾四肢具备,寺院建于龟背上。上世纪六十年代平整土地过程中,遗址遭到破坏,村民于遗址周围经常拾到石斧、石铲、蚌刀、蚌镰、陶纺轮、陶网坠等器物,接近寺基处常出现空心砖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