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鹿门寺 相关景点共 7500
寺儿湾石窟
儿湾石窟
2023-10-07
儿湾石窟位于靖远县北湾乡天字村东北2公里。又名红罗,窟凿于红砂岩崖面上。创建于唐,清康熙、嘉庆年间重修,原有6窟,现存1窟,为平顶式,坐东向西,窟内有石雕一佛一菩萨和唐代造像释迦、伽叶、阿难、观音、力士、天王、十八罗汉等泥塑像66尊,高0.030.2米
海朝寺碑
海朝
2023-09-26
海朝碑碑质为紫石,长112厘米,宽78厘米,厚44厘米,横式。碑的四边刻卷草纹饰,碑文楷书,从右至左直书,共39行,行字4-28字,共909字。碑文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州人杨廷相捐资创建海朝的经过,描述了当时异龙湖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象
南泉山寺
南泉山
2023-09-21
南泉山在黎平县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黎平府志》载:南泉叠嶂丛林,明建三于山,游人络绎不绝,为最名胜。南泉山行道,皆以鹅卵石铺就,纵横曲折,从山脚逶迤而上。山腰行道旁有一平地,竖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顺道直至大佛殿,殿前侧面有一八角亭
水宁寺石窟
水宁石窟
2023-09-19
水宁石窟位于巴中市城东37公里的水宁镇,是古代巴蜀通往汉中的古道,即米仓道的必经之处。现处于巴中至通江、达川公路的三岔口上,有巴中至达川、通江的公路横穿镇前。在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以前此地称始宁县,因位于南北交通的要道上
龙龟山寺遗址
龙龟山遗址
2023-09-15
龙龟山遗址位于叙永县大石乡互助村三社龙龟山,北距龙龟河150米。建于明代。坐东北向西南。现存放始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三年的大石乡龙龟山的被埋于庙基及周围的二百尊石刻造像。遗址正前方石梯下有一牌坊,上刻文字记载建庙过程
遵义板桥中寺
遵义板桥中
2023-09-07
原名云龙庵,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中村谭家湾组,曾经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损毁,庙中有道光十二年碑载:永三甲云龙庵建自明朝,前殿、中殿石栏右边刊载的古诗:漫道规模壮大观,明时肇进又重刊,此中具有清闲处,如抚悠琴月下谈
法泉寺
法泉
2023-04-27
法泉位于湖北省宜都市宋山森林公园山顶,是三峡地区的一大名刹。寺院简介有资料载,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传入了宋山,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唐代,宋山称为嵩山,有临济宗僧人在此建庙传经,现尚存有传临济正宗四十二世比丘僧情源号洪海碑刻为证
益西寺
益西
2023-06-01
益西位于四川甘孜州新龙县甲拉西乡,该寺距新龙县城3公里处,海拔为4180米,该寺为雍仲本教著名大成就者桑达郎卡益西所创建,至今已有1168年的历史。他的父亲叫木雅达赛,是吐蕃王朝三十八代赞王赤松德赞的十位大臣之一,而且是本波瑜伽师
慈明寺
慈明
2023-07-04
慈明位于县城南四公里故现村西,原名慈明庵。据记载始建于隋朝时期。高僧(智者禅师)启建净宗道场(慈明庵),于隋开皇十四年归天台宗。后由唐代高僧(慧璿禅师)启建藏经阁,化银万余两,唐大中八年(854)。唐咸通八年(867)高僧(义玄禅师)建塔
卓瓦寺
卓瓦
2023-04-16
卓瓦位于西藏山南市洛扎县边巴乡柏日村,距边巴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该寺是由莲花生大师弟子休布·拜吉僧格三十五世系第十五世休布达瓦坚增在一绕迥时创建的,距今有1100多年的历史,于2007年被洛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染寺
无染
2023-02-24
无染建于东汉桓帝永康年间,庙宇规模宏大,旧时为胶东第一古刹,现有遗址。主要景点有江北玉兰王、王母娘娘洗脚盆、翡翠池、仙女池等十八潭,整个太沽河峡深谷幽,分布着众多秀丽迷人的岩床溪谷,其溪床岩石连片,光洁如玉,清澈溪流流淌其间,波光粼粼,由于山势坡度各异
五竹寺
五竹
2023-10-07
五竹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是明朝建文皇帝西逃之遗臣郭节隐居修禅的地方。旧传郭节移五彩竹于禅院,自号五竹僧,故山以得名。山上红岩绿筱,万松大观,石窟寺庙,傍崖而建,松林深处,六月积雪不化,故有五竹积雪一景
泸县龙岩寺
泸县龙岩
2023-09-15
龙岩坐东向西,建于明代。原寺庙因文革期间毁坏,现存木结构戏楼1幢,主体基本完整;明万历十四年(1586)的叙三教堂丹择记石碑1通,碑保存基本完整;另两通石碑分别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武官禁示碑和清光绪年间的州正堂示碑,两碑均残
牛仙寺
牛仙
2023-09-12
牛仙摩崖造像集中在白龙村四组的山岭间,范围南北长约150米,宽约100米,山崖高约20米。据夹江县八十年代文物古迹普查时统计,整个摩崖造像的佛像群落共计有254龛,刻像达3400余尊,其数量现在成为了夹江县境内造像龛数最多、佛像尊数最多的石雕刻佛像艺术群落
巴音沟承化寺
巴音沟承化
2023-10-09
巴音沟承化蒙古语称察罕格根库热,即白庙之意,位于巴音沟牧场月牙台村。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在沙俄的压力下,饬令在阿尔泰等地抗俄的承化教首棍噶札勒参率众人移驻库尔喀喇乌苏巴音沟,光绪十八年(1892年)筑起新,名承化,占地3.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