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黄山最适合游玩的景点宏村屯溪老街西递一生要来一次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五里界蒸肉
2023-10-26
五里界蒸肉:五里界蒸肉的起源:传说朱元璋带兵攻克武昌,曾用五里界粉蒸肉犒劳将士,众将士连称:好肉!好肉!后来,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朝政权。一次,他来到江夏龙泉山(这里有他的王妃墓)巡察,地方官员用五里界粉蒸肉招待他,因其油而不腻,嫩而香滑,大受朱元璋赞赏,便赐
宜昌彩陶
2023-10-25
宜昌彩陶:宜昌彩陶以本地黄泥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和艺术处理,其釉色晶莹、凝炼深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90多件产品获省级以上各种奖励。其代表作有:大型高温彩釉陶壁画:把设计成型的壁画、用描、刻、括、喷、填、浸、堆等手法,复制到陶版胚上,施以高温彩釉,经一次焙
陈记猪儿粑
2023-12-13
陈记猪儿粑:是黔北,川南(赤水,泸州,合江,纳溪)一带的传统名小吃,因它蒸熟出笼后形似洁白滚圆的小猪而得名.以前’猪儿粑’只是在农村开春后插秧时,主人给在田间插秧的帮工们打’中伙’(午饭后到晚饭中间的一次加餐)的一种食品.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逐渐形成了今天黔北川
毛峰
2023-09-13
1875年后,为迎合市场需求,每年清明时节,在黄山汤口、充川等地,登高山名园,采肥嫩芽尖,精细炒焙,运销东北、华北一带。到抗
洪湖白莲
2023-10-23
洪湖白莲:白莲是我国南方湖区的特产,尤以千湖之省湖北产量最盛。监利县河港众多,湖泊莲片,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所产莲米子大肉厚,营养丰富,200多年前被列为朝庭贡品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监利县观音寺的王伦元考取武举,被封为乾隆皇帝殿前带刀护卫,后晋升为站殿将军。一次
壤塘青稞
2023-12-04
壤塘青稞:壤塘青稞是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的特产。壤塘四面环山,县城边上就是一个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来到这里犹如到了一个世外桃源。2010年,壤塘县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种植业。建设优质青稞基地3000亩。壤塘县2013年组织实施的宗科乡加斯满村、蒲西
柳州露水汤圆
2023-11-19
柳州露水汤圆:传说中,露水汤圆就是清晨太阳出来前,去收集叶子上的露水,然后用露水和糯米面做汤圆,自然美味无比。甜的汤圆大家都吃过,可柳州人称为露水汤圆的,则是咸的汤圆。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不妨来一次味觉上彻底的颠覆吧!材料:大头菜(最好是里雍头菜)、粉丝、香
新龙皇夜宴
2023-11-10
新龙皇夜宴:单听菜名已感觉到它的气派,气势十足的龙虾装饰,食材中当然少不了龙虾的成份,这道佳肴可让人一次过尝到5种不同口味的佳肴,吃出满足感。从这佳肴中,可看见其中有橙子盛载着的龙虾沙律,口感清新;鸟巢海鲜石榴是的脆皮包着蔬菜丝,另有一番新口味;鱼形虾类似燕菜
香菇宴
2023-10-24
这里出产的香菇朵大,菇圆、肉厚、柄短、香浓、味正,倍受国内外食客青睐。笔者在一次招商会上有幸在该县的鸣凤宾馆品尝了一桌地地道道的香菇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首先上桌的是两道凉菜,一盘香菇松,一盘菇蜜饯。香菇松是引进华中农大最新专
临海西兰花
2023-09-03
临海西兰花:临海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临海西兰花于1989年由上盘镇劳动村村民开始引种试种,在二十多来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一举成为中国西兰花生产中心,是临海农业四张名片之一。2003年11月临海市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西
拌面
2024-01-06
拌面:手工拉出的面再配以炒菜而吃的一种面食,因其价廉实惠而受欢迎。在维吾尔族及回族中,有一些熟练的拉面师傅,一次可拉一两公斤面,供10人以上食用。这种面被称为把子面,粗细匀称,软硬适度,吃起来特别滑溜可口。如果再加上用羊肉片和辣子炒出的菜,即所谓的过油肉拌面,
义门壮馍
2023-12-02
义门壮馍:亳州锅盔又叫义门壮馍,是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的特色美食小吃,是一种独特的食品,形状颇象古代的盔甲,又圆又硬,所以取名壮馍、锅盔,是亳州当地著名的特色传统小吃。在亳州,锅盔是日常人家一日三餐都会选择的美味,一次买上个几块钱,就可以当作主食饱餐一顿,配上一
五福同寿
2023-06-08
五福同寿:相传在乾隆盛世的时候,太后过60大寿,乾隆为了满汉成为一家人,所以决定再太后寿辰的时候要天下所有的厨师来一次比赛,最后经过选拔的厨师要做出满汉全席,大家绞尽脑汁终于最后一道菜作成了,那就是五福同寿。而这道菜是由镶黄旗容亲王的小贝勒无意间说出来的。大家
光明包子
2023-08-31
光明包子: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提起光明点心店,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在美食一条街上打出光明包子牌子的是原光明小吃店的老职工汪爱弟,当年她以包馄饨为主。至今她还记得在文革后,县里曾在灯光球场搞过一次饮服行业技术大比武,她以5分钟内做了500只馄饨的速度获得优胜。退
罗播手抓鸭
2023-07-21
罗播手抓鸭:太平天国著名将领东王杨秀清自幼父母双亡,其母健在时,有一次带着年幼的杨秀清回外婆家,晚饭时分,外婆端着热腾腾的一碟鸭肉上桌。外婆就用手抓了一个鸭腿给又饿又馋的杨秀清,杨秀清吃后感觉十分美味。后来杨秀清时常回忆这件事,就让随军大厨按着回忆的味道研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