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黄庄抗日武装起义旧址 相关信息共 6356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训练班遗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训练班遗址
2023-06-16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训练班遗址位于东莞市厚街镇双岗村官美厦,在今广东国际展览中心附近一带。那里处于东江和珠江交界的水网出口地带,一马平川,河涌纵横,曾是有名的莞草产地
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
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
2024-01-15
侵华日军浦口战俘营抗日蒙难将士纪念碑浦口区泰山街道办事处码头居委会,新炭场新华街顺河里·1988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40年底侵华日军占领了浦口江边英国人经营的打蛋厂,建成浦口战俘营,该营占地近300万平方米,三面环水,一面为出口
中共东江特委旧址
中共东江特委旧址
2023-06-19
中共东江特委旧址位于紫金县古竹镇新围村桔园。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成立中共西南特委、中共东江特委和中共东南特委,在全省各地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
后田爆动旧址——火星祠堂
后田爆动旧址——火星祠堂
2023-08-06
后田爆动旧址——火星祠堂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后田村。原为陈氏宗祠,又名火星祠堂。建于清末。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穿斗式木构架。1928年3月4日,中共龙岩临时县委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等在此领导后田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揭开福建农民武装暴动序幕
红军寄养医院旧址
红军寄养医院旧址
2023-06-14
红军寄养医院旧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龙凤塔村横塘湾组。1935年,红二、六军团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前,将23名伤员寄养在桑植县洪家关横塘湾。当地群众将伤员安置在此,为养护伤员,既要与当地武装周旋,又要克服重重困难,为伤员备粮备药,有的利用纺纱绩麻
龙炮区联队队部旧址
龙炮区联队队部旧址
2023-06-19
龙(窝)炮(子)区联队队部旧址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大湾。紫金县龙炮区联队于1931年成立,在海陆紫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武装,扩大游击区。旧址原是温氏老屋,坐西北向东南,五间二进,两头横屋,总面阔37.6米,进深18米
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北上抗日誓师大会会址
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北上抗日誓师大会会址
2023-11-19
1938年3月18日上午,粟裕率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原红军挺进师)将士400余人,从山门街出发北上抗日。部队出发时,在凤翱乡吴潭桥村水尾宫前,隆重举行了北上抗日誓师大会暨中共瑞平县委欢送大会
九岭岗起义纪念碑
九岭岗起义纪念碑
2023-06-07
九岭岗农民起义纪念地位于洈水镇双狮、北闸、九岭村。主峰秀才淌,向南延伸18条岗、九条岭,故名九岭岗。1928年初,0松滋县委建立后,即在此建立党支部。未几,县委机关由街河市迁往此地
《前进报》社旧址
《前进报》社旧址
2023-06-02
《前进报》社旧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石灰陂村曾生旧居西侧。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砖瓦民房,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前进报》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机关报,1942年3月29日创刊于大鹏湾畔。它的前身为《东江民报》
抗大八分校旧址
抗大八分校旧址
2023-06-01
抗大八分校旧址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1942年5月,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分校成立(简称抗大八分校),校长为新四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张云逸,二师副师长罗炳辉任副校长,冯文华任教育长。下设政治部、军事训练处、文化教育处、供给处等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
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
2023-03-06
抚顺战犯监狱旧址陈列馆位于抚顺市高尔山下,原是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囚禁中国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于1936年修建的一所旧监狱,当时称抚顺典狱。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接收,改名为辽东省第四监狱
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
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
2023-05-27
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现有始建于民国初年的房屋20间,总建筑面积308平方米。旧址原为当地富商王文彩的住宅,1940年7月,新四军在此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淮上行署,下辖怀远、凤台、蒙城、宿东、宿南5个县,是当时行署办公所在地和行署领导人起居之所
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
2023-07-27
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北22.5公里的新兴集。1938年9月,彭雪枫同志受命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指战员373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到新兴集建立抗日根据地
大乙岭抗日阵亡官兵墓
大乙岭抗日阵亡官兵墓
2023-09-05
大乙岭抗日阵亡官兵墓级别:县级时代:1944年地址:上渡街道下渡村大乙岭南面半坡岭上以墓碑为中心,前面8米,后面14.5米,左右各12.5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
闽中支队供给部旧址
闽中支队供给部旧址
2023-04-03
闽中支队供给部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大洋村石苔自然村。1949年2月,闽中支队司令部在大洋成立后,针对闽中支队所属各县游击队没有正式的建制序列、部队番号比较混乱的情况,决定分期分批调集各县游击武装骨干到大洋集训、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