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黄陂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 相关景点共 6768 条
中共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
2023-08-12
中共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中的重要旧址之一。1932年4月15日,中共湘鄂赣临时省委在小源(今仙源)创刊了省委机关报——《红旗》,该报主要是宣传党的政治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指导各地党的工作,揭露国民党的造谣与欺骗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遗址
2023-03-29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遗址位于闸北区公兴路与临山路口(原香山路三曾里)。中共三大在广州结束后,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决定将中央局机关迁回上海。1923年7月,中央执行委员、农工部部长王荷波(后增补为中央局成员)受党中央委派到上海
中共漳州县委旧址
2023-08-06
1929年5月底,李金发出任中共漳州县委书记,活动中心设在浦西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李金发,奔波在浦西庵和下南乡各地,宣传党的政策,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农民武装队伍,开展一系列打击势力的战斗,沉重地打击势力统治
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旧址(水府寺)
2023-08-12
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旧址(水府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军议路张家湾村(安源纪念馆东1公里秋收起义安源军事会议旧址附近)。中共湖南省委机关驻安源革命活动旧址始建于1900年,座北朝南,为砖木结构的一进三间平房,建筑面积158,屋内地面为三合土的土质地面
紫金县老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墓
2023-06-19
紫金县老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墓位于紫金县苏区镇炮子村湖子山顶。中共紫金县委于1963年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建,1974年、2009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840平方米。碑高8米,由台基、碑座、碑身组成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
2023-09-06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位于梧州市建设路兴仁巷4号。1925年,根据梧州靠近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广州,产业工人相对集中,革命蓬勃发展等有利条件,当时领导广东、广西、闽南及南洋地区革命的中共广东区委作出首先在梧州建立中组织,然后向广西各地发展的决定
中共莆田咸益女中支部旧址
2023-04-04
中共莆田咸益女中支部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金桥巷78号。1926年下半年,中共莆田支部书记陈国柱布置莆田籍党员利用星期日下乡向农民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革命思想,并物色发展对象,建立农村党支部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机关旧址
2023-03-23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机关旧址原是宏德小学内的一幢白色砖瓦结构的二层碉堡楼,楼四周有围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小院子。早在1939年,白沙宏德小学就是中共南路特委与钦廉四属党组织的联络站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党员训练班旧址
2023-05-25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党员训练班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谭泉里45号。1940年8月,中共西江特委由肇庆迁至德庆。西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关于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0
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2023-08-13
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在茅坪的谢氏慎公祠。1928年5月,井冈山革命斗争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为加强边界党的统一领导,经江西、湖南两省委同意,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谢氏慎公祠召开
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机关旧址
2023-06-04
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机关旧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前街道佛寺巷13号。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制造了蓄谋以久的九·一八事变,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具有反帝革命传统的福州市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反日货活动蓬勃兴起
南靖树海中共闽南地委旧址纪念馆
2023-04-04
南靖树海中共闽南地委旧址纪念馆位于南坑镇大岭村,原为中共闽南地委领导革命斗争的前沿指挥部,共6间旧民房及旧学堂,占地120平米。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厘金局
2023-06-16
历史上,洪江以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成为大西南物资吞吐枢纽,被称为湘西边陲的重要商埠,市场货币流通量仅次于长沙,尤其是在晚清政府大开烟禁后,洪江一度成为全国鸦片的总入口,厘金局就是清政府为征收这些税收在洪江设置的税收机构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
2023-10-19
浙东区委旧址,在余姚市梁弄镇横堪头。中国0浙东区委员会1942年7月(一说8月)成立于三北,下辖三北、四明、会稽、浦东四区的地委,统一领导浙东地区的党、政、军工作。1943年4月下旬进驻梁弄。旧址是一木构旧式民房,有正屋9间,厢房4间,都有楼
中央红色医院旧址
2023-10-26
1925年,五卅运动时,长汀福音医院的英籍教会医生回国后,由傅连日章接任院长。1927年9月,八一南昌起义部队途径长汀,傅连日章带领福音医院医务人员为部队医治了300多名伤病员。其中有时任起义军营长的陈赓大将和政治部主任徐特立